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總兵署史料館交旅局將接掌維護管理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525
字型大小:
總兵署史料館交旅局將接掌維護管理

總兵署史料館交旅局將接掌維護管理

金門縣政府昨日召開「總兵署史料館」移請交通旅遊局維護管理協調會議。經廣泛討論後,主持會議的縣府主任秘書盧志輝裁示,總兵署史料館還是移請交通旅遊局來維護管理,交旅局並應趕快籌編明年經費概算。而移交並以現交接,由文化局與交旅局現地清點確認,跟總兵署無關的移走,跟總兵署有關的留下,需要修補的現地清點做確認。

協調會議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起在縣府第三會議室召開,由縣府主任秘書盧志輝主持,與會人員尚有:文化局長李錫隆、課長郭朝暉;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課長邊金靜、主計室主任李秀荷、民政局專員吳世榮、財政局專員董應發等人。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縣定古蹟「清金門鎮總兵署」委外經營管理業於今年四月三十日期滿,經三次公告招標未能完成委外作業。文化局受限人員、設備不足等事實上之原因,配合交通旅遊局「探訪後浦美麗小鎮旅遊導覽解說服務」案提供「總兵署史料館」做為遊客服務中心,達成行政資源有效利用,精簡人力、節省成本。

金門縣文化局並於今年六月十日在縣府邀請相關單位召開協商會議,經文化局與交旅局雙方同意,達成:總兵署史料館同意交由交旅局活化再利用,文化局基於文化資產主管機關權責負責古蹟建築主體修繕維護、火災保險、全館保全費用,交通旅遊局負擔日常維護管理所需水、電費及電信費用。有關細節部分雙方再行相互洽定,擬定於七月一日起實施。

文化局並指出,前次會議結論中移交相關細節,經文化局與交旅局多次協調,交旅局要求「總兵署史料館」需恢復至前古蹟主管單位民政局整修後開館時樣貌。因「總兵署」古蹟主體年代久遠,受風化作用影響,部分保存不良,且文化局受限於人力、經費、設備不足等事實之原因,無法達成交旅局要求、取得共識,因此再次召開會議協調。

會中,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表示,移交什麼沒有關係,但要交接清楚。交通旅遊局只是空間再利用。未來希望爭取中央預算,讓空間活化利用。而交旅局希望朝轉化為旅客服務中心及金門縣治紀念館方向規劃,中庭並導入夜間表演活動。他並強調,文化局如果未來還要委外經營,就不要交給交旅局維護管理。因此,最好不要再委外經營。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清代金門鎮總兵署」於八十年十一月間由內政部評定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由於先前未與觀光充分結合,所以每日參觀人次並不多,僅有活動時,才會出現爆滿人潮。

總兵署原址相傳是明朝萬曆年間「會元傳臚」許獬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後浦清金門鎮總兵署建成後,從此之後三百餘年,它是金門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歷明、清而民國,清康熙年間,金門鎮總兵署陳龍,以金門所城稍圮,人煙稀少,地勢轉變,繫舟不穩,而后浦人丁旺盛,海道深穩,於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將總兵署從金門城遷至後浦,就「叢青軒」加以改建。

至道光同治間,總兵署「中建正堂東西夾室,西藏王命書籍等項。東貯餉庫,翼以將軍裨官廳。面即案牘祠,下闢甬道,兩廊列吏、戶、禮、兵、刑、工及本稿諸房,儀門外是土地祠和材官廳。大門外為旗廳,左右蓋鼓吹亭,南開轅門,環以木柵,轅門之外,西為左營防汛廳,東為右營防汛廳。」,形制極為完整。

民國以後,總兵署先後做為縣公署、金門防衛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辦公處所,民國八十四年,最後使用的縣警局和臨時縣議會遷出之後,開始進行規劃整修,使得這座台閩地區格局保存最完善的總兵衙署,原貌得以修復,在內政部與金門縣政府合力斥資一億六百多萬元整修後,於93年10月16日舉行揭牌暨史料館開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