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抵金參與金門產業規劃座談

經建會抵金參與金門產業規劃座談
全面擴大小三通政策實施後,行政院指示經建會三個月內檢討金馬未來中長期經濟建設,昨日經建會部門處代處長詹方冠等人特別來金,參與縣府舉辦的「金門產業發展規劃座談會」,聽取各單位意見及建言,瞭解金門面臨的問題,以便納入未來金門地區中長期計畫中。
「金門產業發展規劃座談會」由副縣長楊忠全主持,經建會部門處代處長詹方冠、組長李清松、都住處組長王志輝等人,以及縣府建設局長李增財、教育局長李再杭、研考室主任陳朝金、主計室主任李秀荷、衛生局副局長李金治及其他單位代表多人參加。
縣府說明,金門自解除軍管,開放觀光、小三通至今,環境變化迅速,加上精兵政策實施,駐金的軍人人口銳減,以軍為生的金門百姓生計大受影響,民國九十年初,政府開始試辦兩岸「小三通」後,設籍人口大量增加,然而實際居住人口卻一直停滯在四萬多人左右,致地區產業規模一直無法提昇。
由於軍事地位消退,金門駐軍愈來愈少,估計民國九十七年年底將僅剩二千人左右,就經濟發展來說,發展觀光和擴大「小三通」愈顯得重要。在金門面臨轉型過程中,亟需中央在政策上支持和挹注,九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行政院核定「小三通」人員往來正常化實施方案,對金門觀光產生誘因及利多;另外,如能開放中國大陸學生到金門就讀及陸客來金七十二小時免簽證,更能彌補駐軍減少所留下的消費缺口,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經建會部門處代處長詹方冠表示,行政院指示,在全面擴大小三通政策實施後,由產業來定位金門未來的發展,希望金門繼續維持獨特的利基,以產業面規劃金門的中長期發展方向,這次來,主要就是想聽聽各單位意見,俾利後續對金門中長期的規劃。
建設局長李增財表示,談產業規劃,先要看中央的政策如何,要先瞭解到底中央如何定位金門?他指出,從金門資源面、區位優勢而言,短期可由開放陸生來金著手,發揮地區區位優勢;長期則可規劃養生產業、免稅購物業、自由貿易港區,將金門定位為廈門外的鼓浪嶼。
李增財也說,綠色產業、綠色載具在金門有可能落實;地區部隊不一定要撤,但可轉化為軍事產業,如開放砲操、打靶、軍事訓練,朝軍事產業化、軍事博物館方向規劃。
建設局提供的簡報中也說明,地區除發展觀光產業外,尚有以下幾項潛力產業類型:倉儲、物流、運輸業;研究學術;免稅購物業;養生醫療產業;高粱酒產業園區;博奕特區等。
教育局長李再杭反映,邀請大陸團體來金,常常辦證不及,他希望有效證件延長,不要只有一個月效期;他也說明,目前共有一百四十二位的台商子弟在金就讀(國小至大專),以廈漳泉地區為多,這些台商子弟一學期只需繳二千元的宿舍管理費,另外,課本、營養午餐、免費公車都與地區學生享受一樣的優待,歡迎台商子弟或陸生來金唸書,因為一個陸生的消費約可取代二個軍人。
衛生局副局長李金治提出發展「觀光保健旅遊」產業構想,認為以金門縣地理環境的優美與無污染的清淨條件,應是休閒渡假與保健養老的天堂,更是未來兩岸台胞健保服務及保健(體檢)的最佳選擇,現階段循序漸進先行規劃新穎及先進的硬體設施,再逐步配合硬體完成與軟體醫療人力陸續養成返鄉服務而拓展至醫療觀光產業。
李金治表示,金門縣因語言、專業技術、服務品質及戰地人文、兩岸交通便捷等優勢,建議以大陸地區為市場,選定健康檢查為推動方向。但她也反映目前面臨的課題主要有:綜合醫療大樓亟待行政院早日通過興建計畫書及編列所需預算;兩岸有關觀光及醫療政策期待政府鬆綁;在地的經濟發展能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
文化局提案「為兩岸演出團隊交流鬆綁」,指出因現今大陸演出團隊邀請往往需於三個月前即需辦理申請,手續繁複嚴重影響執行時效,應予鬆綁,盡量縮短時程。
交通旅遊局則說明目前地區發展觀光的困境,及具體推動觀光產業措施,包括:形塑國家級主題活動,輔導各鄉鎮發展一主題旅遊特色,並整合透過旅展加強行銷;推動招商引資計畫,引進觀光「領導型產業」;從法規及制度面著手,推動軍事設施保存與再利用;推動「金門觀光公車」啟動,開發自助行旅客,調整金門現有旅遊型態;輔導發展閩南建築及特色主題民宿,營造多元觀光內涵;賡續推動「國際包機」直航,為發展金門為國際觀光島嶼奠基;確保大陸旅客來金門觀光旅遊品質,維持本縣業者合理利潤;建置公辦定點解說制度,並健全解說員輔導與管理法規,提升整體解說服務品質;輔導業界改善經營體質,並輔導青年創業經營觀光產業。
工務局說明地區水資源產業規劃問題,認為長期且有效解決水資源供應之因應方案主要有四種:淨水場功能提昇改善並增設高級處理單元;增建海水淡化廠;境外引水;飲用分離。
副縣長楊忠全表示,境外接水問題,中央與地方已取得共識,未來可望有進一步的具體措施。
研考室主任陳朝金指出,地區發展的主軸應為國際休閒觀光島嶼,會議與商展產業可搭配觀光推動;如果要在金門發展加工產業,要有特別的法規與優惠,並解決土地使用、相關人力養成問題。
研考室專員陳金增認為,相關法規、政策要先解套,談產業發展規劃才有意義。
經建會代表建議,有關法規的鬆綁,在離島條例中或許可以製訂,也建議金門應思考未來有幾個龍頭產業可以發展,以吸引觀光客;另外,也要由長期來思考,預先推估金門的觀光、醫療、教育可以發展成怎樣的程度?現有相關設備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