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客家電視台專訪李縣長﹕金門將定位在國際休閒島嶼
客家電視新聞部採訪記者詹淑雲、徐偉文昨日拜會縣長李炷烽,針對「戰地觀光」、「擴大小三通」議題進行專訪,訪問內容預定於八月初在該台「客家新聞雜誌」節目中播出。
縣府表示,詹淑雲、徐偉文二人於七月十三日來金製作專題,除拜會縣府,也造訪地區民宿、觀光業者、地區景點,並前往廈門訪問台商、金門人、房屋仲介業者。相關訪談將製作成專題,在每週三晚上十時的「客家新聞雜誌」節目中播出。
談到金門的觀光發展資源,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是特殊的島嶼,有超過一千六百年的歷史,金門保有完整的閩南文化、閩南建築;金門是著名的僑鄉,源自僑居地的洋樓建築相當有特色;金門是離島,環境綠美化相當好,小小金門島就有三百種以上的鳥類,經常在島上出現;金門是獨一無二的戰地,六十年來,留下十萬大軍駐守的遺跡,地下金門更是壯觀,讓金門戰地風貌更甚於南北韓、法國諾曼地,這些都是金門發展觀光的資源。
關於擴大開放小三通後,金門縣政府的因應問題,李炷烽指出,觀光發展有二個影響條件,一是對外交通,二是出入境管制,如果政策開放、交通沒問題、進出方便,自然會有人潮,就會有人願意來金投資完備的旅遊設施,就能帶動地區發展。
李炷烽表示,金門有其地理區位優勢,因此開放是必然趨勢,他預期這一、二年就會有大改變。至於金門未來的發展定位,李炷烽說,金門將定位在「國際休閒島嶼」,不單單只是觀光,希望大家以休閒的心情來金門度假,充份感受金門的美好。
提及撤軍之議,李炷烽說明,呼籲撤軍只是一種策略、方法,希望藉此讓各界正視金門發展處處受限的處境,加上許多財團認為有駐軍就有戰爭危險,因而對投資金門產生卻步,才會有此議,以突顯問題。他表示,如果軍方或相關單位能將觀光資源開放,增加金門地區的觀光景點深度,他就不會提出撤軍之議。
李炷烽也當場展示近來縣府推動產業與文化結合的努力,計畫將地區畫家李錫岳、楊天澤、洪永善等人繪製的金門十景(翟山坑道、水頭僑居、汶浦水岸等),結合金門陶瓷、金門高粱酒,製作成富有文化氣息的紀念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