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酷暑﹑雨淋童軍訓練如洗三溫暖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857

在日夜交會之時,在風雨交加之處,金中童軍帳篷的拉鏈一開,伸進一個水淋淋的頭,張開大口,喊道:快起床,捲鋪蓋,避到安全處!

七月十六日起到二十日,國立金門高中童軍團在安瀾國小紮營,舉辦為期五日的幹部研習;參加活動的童軍們,要睡在營區的八人帳篷裡。不過,前日午夜過後,他們緊急撤離帳篷,避到安瀾國小的禮堂。

「卡玫基」(國際命名:KALMAEGI)颱風雖然不「攻」金門,但七月十八日登台前,外圍環流為金門帶來大雨。

前天午夜時,雨勢大作,大約在昨日零時十分,擔任輔導工作的童軍們還在開會,研判雨勢可能會超過營地工程的負荷,於是緊急暫停會議,還來不及翻出雨衣,就撐著傘,趕回露營區,打開帳篷,叫醒學員,並引導他們遷移到預設的避難所安置。由於雨傘撐不住雨勢,折損了,因此隊輔們個個都是溼淋淋的!

這是一個既刺激又緊張的黑夜,也是一個難忘的經驗,學員李霖說,在矇矓中,聽到帳篷的拉鍵一刷,又看到一個頭,實在是有夠刺激。許翼軒表示,撤離的場面,既緊張又興奮,好像在打仗一樣,尤其是自己手臂上的衣管,不知為何扯破了一個洞,更像在冒險犯難。又覺得「東瓜」(林佳瑩)等大姐、大哥們,實在太偉大了,一個個好像大將軍一樣,指揮、保護著士兵轉移陣地……。

吳詩瑩、楊智詠也覺得緊張得像打仗一樣。吳詩瑩覺得這場雨淋得很「酷」,楊智詠覺得淋出自己的「赤子之心」;他們說,隊輔陳柏宇原來是「黑溜溜」(黑黝黝的),但他趕來「拯救」大家的行為,卻是「超帥的」-在隊員眼中,突然變得閃亮亮。

經過一番暴雨洗滌,當服務人員安置並安撫學員的身心後,還是回到會議區繼續進行未完成的會議,一直到凌晨兩點才就寢。早上六點,工作人員及學員仍準時起床,按表操課。

童軍團的「聯隊長」董紀培表示,童軍訓練本來就是要學習不怕風雨,與大自然相處(櫛風沐雨);他們的底線是-除非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否則不會輕易結束露營活動。

記者張建騰/綜合報導

天氣太熱,有「鋼鐵人」之稱的童軍隊員竟然也開始「熔鐵」(中暑)了;不過,有團隊的扶持和照顧,體弱的,又能再度振作;膽怯的,也能鼓起勇氣。

童子軍是多才多藝的,對於服務、技能、健身、藝文,都要有兩把刷子。金中童軍團的技能訓練,包括架瞭望臺等斥堠工程及羅馬砲(拋石機)。

在技能方面,童軍要能露營,並利用自然物製做營地應用品;童軍要懂得旅行,在旅程中須認識自然與人文環境;童軍要會烹飪,並構築各種炊事灶;童軍還得學習急救、星象、氣象,甚至定向運動、測量、訊號、無線電、電腦維修、地球科學、家俱維修;當然,還要知道怎麼進行斥堠工程。

金中童軍幹部訓練中的斥堠工程研習,包括用童軍棍和童軍繩架設四角瞭望臺、三角瞭望臺、羅馬砲(拋石機)、高級餐桌等(模型)。

架設斥堠工程需要用到方回結、十字結、雙套結等童軍繩結;更重要的,還需要小組同心協力。

參與這次訓練的張苡柔在與伙伴搭建工程時表示,連續三天,在酷熱的天氣下,累到一身汗,有時真的很想回家;不過,當大家合作執行任務時,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又會發現團隊合作,共同解決困難的感覺很好。

由於天氣真的很熱,學員中,有「鋼鐵人」之稱的鄭博尹,居然出現輕微「中暑」的症狀-他說,還好啦,只是暈暈而已!他的隊友許翼軒則形容他像「熔鐵」;他說,正常時候的「鋼鐵人」在劈柴時是一刀縱剖分兩半,不會牽拖,超強的!

在童軍活動中,有一個最叫做座的活動,那就是「夜教」-學長們會先講個鬼故事,然後讓隊員結伴夜出試膽,同時派人裝扮成鬼故事中的角色,俟機而動。當女生被嚇得「夜叫」時,就會覺得一路上有另外三個同伴,實在是一件好事-原來,有友為伴,有伴同行,有你真好!

除連日高溫外,前天午夜到昨天凌晨零時,童軍團也歷經過大雨考驗,但已安然度過。昨天上午,金中校長蔡錦杉特地到營地探視童軍們,發現一切正常。

蔡錦杉有多年指導童軍團的經驗,他表示,童軍的三大要素就是「準備」、「日行一善」和「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他說,每一位童軍,都應該要把自己照顧好,然後再去服務別人,讓生命更有意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