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地政局推動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導入建置案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寧報導。
點閱率:364

金門縣地政局刻正積極推動「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導入建置案」,局長林德恭要求地政人員積極配合資訊安全工作的推動,以積極作為,確實保管民眾個人及財產重要資料,並提高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信任度及滿意度。

金門縣地政局自民國87年10月1日正式電腦化作業後,提昇地政作業效能及為民服務之品質,並利用已建置之電腦資訊基礎,於民國91年2月起陸續辦理「地政電子閘門計畫」、「地政e網通計畫」,推動民眾網路申領全國地政電子謄本、地政電傳資訊系統,民眾上網即可申領全國各縣市各項地政電子謄本或查詢地籍資料,落實政府「以網路代替馬路」施政作為,另考量本縣民眾洽公辦理需求,分別於金門縣政府服務台及烈嶼鄉公所設立地政小而能地政工作站,服務本縣民眾,並結合金湖鎮及金沙鎮公所現有服務設施,推動「鄉鎮公所協助民眾申領地政電子謄本服務,結合跨機關間服務資源,金門縣地政局一直朝著「地政e化、服務優化」目標邁進,提供本縣民眾更加便捷的地政服務,提昇服務績效,展現政府積極施政作為。地政局指出,隨著網際網路發達,資訊安全事件不斷發生,所發生損害如個人資料外洩、機構重要營運資料被竊取、政府網頁遭篡改、電腦設備遭駭客入侵、被植入木馬、遭受病毒感染…等嚴重問題,造成機構組織營運危機、企業形象受損、甚至面臨法律問題,資訊安全問題開始受到相當重視,該局執行土地相關業務,保有民眾財產及個人相當重要資料,資訊安全防護等級並經「行政院資通安全會報」核定為B級單位,應於民國97年建置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並通過最新版ISO/IEC 27001:2005資訊安全驗證標準規範,是以該局於本(97)年度辦理「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導入建置案」,建立「規劃」、「執行」、「檢查」及「行動改善」之資訊安全管理模式,透過有效的資訊管理機制與流程,降低可能及存在之資訊威脅及風險,進而保障資訊資產之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並藉由持續推動監督及審查管理績效,提昇資訊安全及技術服務能力,落實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以維地政業務永久持續營運,保障民眾財產權益,維護社會經濟健全發展。

地政局說明該項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導入建置案之計畫目標如下:(一)規劃及建立本局具備持續改善能力之ISMS,達成「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所訂資通安全第二階段推動方案各項作業指標。(二)通過最新版ISO/IEC 27001:2005資訊安全驗證標準規範,確保資訊的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三)整合現行資訊業務及機房管理,結合ISMS,建立標準作業程序。(四)建立資訊安全事件處理能力,包括資訊安全事件通報、資訊安全事件緊急應變措施、資訊安全事件災害復原及資訊安全事件整體演練計畫,提昇資訊安全防護及應變能力,以維永久持續營運。(五)辦理資訊安全教育訓練,將資訊安全納入業務作業流程,轉化為內部行政文化。

地政局為藉由高階主管對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導入建置案的期許,以宣達全局同仁致力推動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之決心,在局長林德恭主持下,召開「金門縣地政局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導入建置啟動會議,凝聚內部共識,共同積極推動本專案。林德恭在會中宣達金門縣地政局三點重大資訊安全政策,即民眾個人資料與隱私權之保護完全符合法令要求、地政資料處理過程與結果之完整正確、資訊系統與資訊處理作業服務不間斷。同時也期勉全局同仁積極配合資訊安全業的推動,落實資訊安全工作,並表示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之建置,可說是針對內部資訊安全工作的總體檢,對於過去可能還不夠嚴謹的作業方法,提出整體改善的規劃,以積極作為確實保管民眾個人及財產重要資料,並藉由資訊安全工作的落實、取得資訊安全認證,讓民眾對政府積極施政作為放心及安心,並提高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信任度及滿意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