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未來何去何從﹖民視異言堂節目今晚將有深入探討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473

金門地區擴大小三通後,未來的觀光、經濟等整體的發展令人關切,民視異言堂節目針對這項議題特別派員抵金採訪,採訪內容並將在今(26)日晚間十點在民視新聞台「民視異言堂」節目播出;地區有線電視頻道為第53台,歡迎鄉親踴躍收視、觀賞。

民視異言堂節目鄭青青、林明煌於七月七日抵金採訪,針對大三通後金門發展趨勢、撤軍、觀光發展等議題,訪問地區民眾、觀光旅遊業者,表達地區對未來發展的看法與期望,同時也訪問縣長李炷烽。

李縣長在受訪時強調,他個人主張金門應非軍事化,其實是希望藉議題拋出,讓各界更重視金門要轉型,撤軍議題只是方法、策略和目標。

他指出,民國九十年元月啟動的小三通,在試行七年七個月後,對金門改變很大。雖然小三通不能讓金門發生很大實質經濟效益,但卻也指引了發展方向。小三通讓台商往返兩岸提供更便捷、省時、節省經費管道,在今年六月十九日全面擴大小三通後,七月四日的兩岸包機直航,慶幸的金門小三通人數未減少,在台灣還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未到過金門觀光旅遊,既使台灣觀光客來金旅遊成長不可期待,但以金門地理區位便利,相信下階段觀光客將來自大陸。他表示,廈門一年有二千零五十萬人次從大陸各地到訪旅遊,只要我方政府放寬手續,實施七十二小時免簽證,未來金門旅遊市場值得期待。但相對也期待大陸政府比照港澳行,就有更多大陸觀光客來金旅遊。

而針對金門撤軍議題,李縣長指出,這項議題在金門內部討論很久,六月十一日金門祝賀團前往總統府向馬英九總統祝賀時,馬總統也認為金廈生活共同圈已形成,並將找國防部長針對金門防務做適切調整。李縣長也指出,他個人主張金門應非軍事化,在金門目前駐軍所產生消費不足支撐消費市場,撤軍有助營造兩岸關係良好,軍事設施避免淪為「平封戰啟」的資源浪費,連帶有安全、衛生的顧慮,在觀光發展如能像南北韓板門店一樣,金門能朝轉型,讓軍事資源釋放出來,其實金門不能永遠承擔悲劇角色,政府應對長年犧牲、付出的離島前線,有更多的照顧和政策開放。

李縣長也指出,金門是保留中原閩南文化最完整的博物館,加上戒嚴時期使得環境生態未遭受破壞,高達三百種以上的鳥類,以及自古即僑鄉,擁有豐富的古厝和洋樓建築,且在世界上比起馬奇諾防線還有看頭的戰地軍事資源,金門要改變,就要有開放政策,金門要走開放道路,才能帶進國際投資,讓金門更安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