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觀光﹖沙美萬安堂發行導覽摺頁

拚觀光﹖沙美萬安堂發行導覽摺頁
沙美萬安堂也在拚觀光?萬安堂管理委員會已發行導覽摺頁,對萬安堂的歷史、環境、成效等,做了簡介。
金門縣的觀光公車有一站會停靠「沙美老街」,或多或少,總會有遊客走入這個時光廊道,看看清代或更早以前就已經形成的街廓。
到此一遊的觀光客,當然也會有機會拜訪萬安堂。不過,公車旅遊有時間上的限制,難以對萬安堂的種種有所認識。《金門沙美萬安堂簡介》,可以讓遊客多認識一點,也為未來的定點重遊或宗教之旅,創造一點機緣。
萬安堂的肇建,根據廟方引據的縣志記載,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雖然廟身歷代都有興修,但王爺扶乩的科儀,仍完整地保留古意。最近幾年,廟方的宗教活動或軟硬體建設,企圖把儒道及顯密佛教,甚至文化藝術,匯合為一,讓中國國民黨現任主席吳伯雄覺得印象深刻。
吳伯雄是一位佛教徒,他擔任過台北市市長和內政部長;他表示,全國各地的廟宇他去過很多,但萬安堂讓他覺得很特殊。吳伯雄(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參訪萬安堂時是這麼說的:「我拜訪過的廟宇,為數在一千座以上,但萬安堂的特殊,將讓我永遠不會忘記。」
現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大選前也曾拜訪過萬安堂。當時,他對萬安堂的三忠王(宋末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表示個個都耳熟,但對廟方舉辦醮慶所寫的「祝聖醮會」等古字,卻沒有一個認得,頻頻說:「有學問,有學問」。萬安堂廟會中所寫的「聖」字,是三個「王」字疊成金字塔形,這讓馬英九覺得造字造得很有學問。不過三王成聖並非萬安堂的發明,而是沿用古字。
根據《金門沙美萬安堂簡介》,萬安堂的信眾曾前往位於大陸白醮的保生大帝祖廟進香,並在丙戌年九月初一日下午三時三十分扶乩。扶乩的內容,則被用來做為萬安堂過去式的統一說法。原文如下:「萬安堂第一次建在境外,建於現川德宮前之地,建廟時間有歷史記載是在元朝,後來廟壞,第二次另選地點,只是動土而已,因動土後,田墩村雞不啼,狗不吠,田墩村民懇求另擇廟地而未興建,現址為第三次。又萬安堂乃吾(保生大帝降乩時的自稱)生前行醫之堂號,設立在現在白礁祖宮建地上。」
清同治三年,萬安堂遷建於現址-金門縣金沙鎮沙美勝利路15號。早期,沙美有「七星墜地」的地理;按廟方的解析,沙美過去有七堆土丘,排列成「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等北斗七星的陣式;土丘的地點就在目前的忠孝新村、金沙國中、舊軍郵局、沙美二十八號石獅爺旁、金沙國小、萬安堂金亭、舊金沙小學、電信所旁等,但都己經被剷平。萬安堂的位置相當於文曲位。
萬安堂除了本堂之外,還轄有大士宮和涵源宮。萬安堂的本堂分為正殿和紫微廂。正殿奉祀的神明包括:保生大帝吳真人和孫真人、三忠王、薛、蘇、池、李、林等諸王爺、廣澤尊王、恩主公、太子元帥、大道公祖、案頭相公、下壇爺、註生娘娘、土地公。
紫微廂的藥師殿祀有三皇;五文昌殿祀有文昌帝君、文衡帝君、朱衣星君、孚佑帝君、魁星爺等掌管文運之神;月老殿祀有月下老人。大士宮祀有大士爺(焦面大士)和觀世音。
正在重修的涵源宮主祀土地公,宮外則規劃成「財神公園」,計畫安置的聖像包括: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巿仙官妙少司、經商財神范蠡、海蟾祖師、信義財神關羽、生財之神石崇、招財王沈萬三、和氣生財和合二仙、進寶之神麻姑。
近年來,萬安堂除了廟會活動之外,還舉辦過道教文化觀光祭;參與過的公益活動則包括:捐贈學子獎助學金,傳授民俗文化,救濟貧家庭。此外,萬安堂還出版書刊,留傳與宗教有關的資料。
萬安堂保留傳統王爺扶乩的儀式,就人文的角度,這是文化的保存;就實用的角度,這是心理治療。萬安堂臨壇問事,不向信眾收費用,但必須先擲到聖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