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爺改頭換面綠變藍

魁星爺改頭換面綠變藍
魁星爺也由綠變藍?
最近奎閣中供奉的魁星爺經過「美容」裝扮後,由原本的綠身變為藍身,讓有的信徒也忍不住打趣的問,魁星爺也有藍綠政治色彩嗎?據負責神像美容的師傅黃水忠表示,魁星相傳是青面獠牙,應該是藍色,只是因為誤傳,而被漆成綠身,此次只是讓他回復原貌。
雖然考季已過,又是學校放暑假期間,但每天仍可看見父母帶著子女,或是阿嬤帶著兒孫,前往「奎閣」拜拜,有的民眾則回贈金牌還願,有的以新台幣相贈,讓奎閣香火鼎盛。
可是眼尖的信徒卻發現,魁星爺原本是綠身可是如今卻變為藍身,文化局承辦人許勇為表示,大尊的魁星爺於民國五十二年由當時的社教館長王炳恒自台灣請來,至今已經有四十五年,由於神像身上的漆有些脫落,他們最近特別送去美容,並於日昨完成安座。
許勇為說,「奎閣」中主祀的魁星爺神像造型十分特殊,大尊的魁星左腳踩在鰲魚上,另一腳揚起踢斗,左手持墨,右手揚起執筆,表示用筆點定中試者的名字,亦即「魁星踢斗,獨占鰲頭」(唐宋時,考中的進士要站在台階下迎榜,為首的狀元則榮幸地站在大龜腦袋上,故曰「獨占鰲頭」)。
小尊的魁星為金身,則是右腳踩在鰲魚,左腳踢斗, 左手持榜單,右手揚起執筆。雖然兩尊神像的姿態不同,可是信眾可是大小都不放過,每每拜拜祈求,都是兩尊一起拜。
至於魁星爺神像的大變色,負責妝點的師傅黃水忠表示,魁星相傳是青面獠牙,應該是藍色,很多地方的魁星都是藍色,(但也有的地方魁星是綠色),只是因為誤傳,而被漆成綠身,此次神像美容只是讓他回復原貌。
萬安堂主委張雲盛曾在有關「魁星文化介紹」一文中指出,魁星又稱綠衣星君,為何稱為綠衣星君,係因魁星掌科甲之名,而是否能名列科甲之金榜,在九星中為四綠木星所管,故又將魁星稱為綠衣星君,早期喜慶慶典演戲及春秋三獻禮中,若有安排「進魁甲」節目,當「魁星踢斗」一角出現時,所著戲裝即為「綠袍」,就他的論點,魁星應是綠色。
據魁星爺虔誠的信徒陳天成表示,魁星爺是屬於全體金門人的,他強調,希望能夠將魁星感應的事蹟與各種傳說整理成冊,讓更多的人都知道魁星爺。
陳天成也說,希望參拜過魁星爺有得到感應的信眾,可以將感應的事蹟心得寫出來,可投稿亦或是交給魁星文化研究協會,讓這些感應的故事,可以讓更多信眾來參拜魁星爺。
有關魁星爺的顏色,他認為,應該是藍色,他說,想要籌組一個魁星尋根團,去台灣包括宜蘭、台南等地,還有大陸有魁星爺廟宇的縣市考察,看看各地的魁星爺,有何同異之處。
陳天成說,魁星爺真的很「興」,雖然他沒讀過書,可是他的孩子(五女、二男)、孫子(內外孫十七位)都很乖,這些都是冥冥中魁星爺的保佑。
他也提到,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只要家裡小孩不乖,不愛入學堂唸書,只要來拜過魁星爺,小孩就會變得愛唸書,很乖,口耳相傳下,才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祭拜魁星爺。
據了解,前陣子剛放榜的地區幼教、國小教師考試,幼教榜首翁靜嫻、國小教師榜首薛郁蓉都曾經來拜過魁星爺,也來還過願,其他新進錄取的老師包括幼教老師陳怡婷、王潔湘;國小教師張千培、謝孟芬、陳秀卿等也都是考前就來拜過魁星爺的信眾。
而七月初七魁星爺生日的這一天,陳秀卿還要專程來謝礁,感謝魁星爺的庇佑。
許勇為表示,我國自隋唐以來是一個科舉取士以文為重的時代,讀書求取功名成為人們直上青雲求取功名的捷徑,這種亟於求取功名的現象以明、清兩代最為明顯,明代以來金門一島文風鼎盛,進士三十一人;舉人一百一十二人,奎閣和許多文教建築的興建,即可反映浯島人士那份尊崇聖人教化的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