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第五屆浯島文學獎昨舉行頒獎典禮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城報導。
點閱率:623
字型大小:

第五屆浯島文學獎頒獎典禮,昨日舉行,縣長李炷烽親自頒獎予林玉寶等人,李縣長表示,「人生朝露、藝文千秋」,人生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過眼雲煙,但是透過每個人的智慧、心血和巧手所留下的藝術文學作品,卻是流傳千年萬世,永不磨滅。他期待文學獎的推廣活動,愈來愈獲得更多層面的參與與推廣。

金門縣政府九十七年第五屆浯島文學獎評審結果業已完成,計有林玉寶等廿二人獲獎,文化局於昨日上午十時在該局會議室舉行頒獎典禮,由縣長李炷烽主持,文化局長李錫隆、金門縣寫作協會、攝影學會理事長黃景舜和理監事、文化局人員以及獲獎的家屬在場觀禮。

縣長李炷烽表示,浯島文學獎已邁入第五年,獲得大眾熱烈的反應和迴響,也帶動藝文界人士積極投入創作,已獲得很好的成果。李縣長也感謝作家們熱烈來響應該項有意義性的活動。

李縣長說,藝文作家們透過睿智的智慧、敏銳的眼光、獨到的見解,來體會歷史長流所發生的每一枝節,來觀察社會的脈動,來表達內心對未來世界的期許,同時對人生百態有很深刻的細微觀察,在在提供社會的借鏡,也為歷史的資產留下足供後代鑽研當代歷史的素材,這一份用心、努力、奉獻,價值是無限的。它不受時空的限制,在人類發展的文明當中,留下了永遠的軌跡,所留下的許多歷史紀錄,也供作來反省過去的社會、和檢討過去的歷史,同時也為下一代舖下新的願景和希望。

李縣長頒發獎盃、獎牌、以及獎金予小說組、散文組、新詩組的各組前三名與佳作,由作者本人或是代表者接受領獎,得獎者的家屬和友人也在場分享作品得獎的榮耀和喜悅。

李縣長也期待這些獲獎的作品能彙集成冊,廣為流傳,更期待文學獎的推廣活動,愈來愈獲得更多層面的參與與推廣。

浯島文學獎已邁入第五屆,是項活動凡本國國民皆可參加,區分小說、散文與新詩等三組,題材皆須與金門有關,含有鼓勵文學創作與推展觀光活動雙重意涵。徵文活動係於今年三月份發佈新聞,並於五月十五日截稿,計有來自全國各地一百二十餘件應徵作品。評審工作概分初審與複審,文化局分別於五月中下旬邀請台金地區學者作家協助評審作業,各組評審老師分別如下:(一)初審:散文組:王先正、洪春柳、林媽肴;小說組:許維權、陳順德、李福井;新詩組:王金鍊、蔡鈺鑫、歐陽柏燕。(二)複審:散文組:方梓、凌性傑、吳岱穎;小說組:林水福、陳長慶、吳鈞堯;新詩組:陳俊榮、顏艾琳、林德俊。

經評審的結果,各組前三名與佳作如下:(一)小說組第一名《烈嶼姑》林玉寶、第二名《我阿嬤死了》張姿慧、第三名《烈女岸》劉思坊;佳作《候鳥的歸途》許思賢、《菅芒花開》吳素霞、《烈嶼情話》何妤珩、《教練與我》楊懷仁。(二)散文組第一名《無聲的舞台劇》徐嘉澤、第二名《島語》李順儀、第三名《阿嬤的黑雨傘》薛素瓊;佳作《希望不滅》洪玉芬、《走過虎嘯橋》黃姿容、《春天的情書》林美華、《40年前我在金門》張子斌、《候鳥過境》陳朝松。(三)新詩組第一名《地下金門》廖大期、第二名《候鳥過境:金門軍旅的回憶》陳朝松、第三名《金門行三部曲》王嘉新;佳作《映像·金門》胡遠智、《浯島拾穗》鄭淙仁、《關於金門,我們都有一枚歲月的鄉愁》周淑貞、《高粱、戰地、風獅情》賴文誠。各組前三名分別榮獲獎金三萬元、二萬元、一萬元與獎牌一面,佳作刊登金門文藝,稿酬從優,並獲獎狀乙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