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七夕沙美萬安堂焚化494座七娘亭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654
字型大小:
七夕沙美萬安堂焚化494座七娘亭

七夕沙美萬安堂焚化494座七娘亭

七夕,金門民間有焚化「七娘亭」的習俗。沙美萬安堂昨天的七夕祭典,一次焚化四百九十四座七娘亭,盛況空前。

華人以農曆七月七日為「七夕」,民間有拜「七娘媽」(或稱「七娘」),還有「七七乞巧」的習俗。由於民俗信仰的多元混同,七姐或七娘媽不但被當成兒童的守護神,也和「牛郎織女」的故事合流。七娘媽之一,就是織女;七夕當夜,正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七夕也可說是女兒節,女子們會在這一天向織女乞求好手藝,並希望來日嫁得女意郎君。在公元六世紀由梁人宗?所寫的《荊楚歲時記》中,已有七七乞巧的相關記載。今年的七夕,沙美萬安堂有一項空前的做法,那就是由有心的信眾,盡其所能收購兩家手工紙糊店的「七娘亭」(七娘壇)。總共購買了四百九十四座,集中到廟埕,並於昨天下午四時火化榮神─由萬安堂主委張雲盛、金沙鎮長陳昆第、議員楊應雄及萬安堂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將一座座七娘亭投入金爐,化為烈焰。

不過,酬神的胭脂花和粉盒,則是拋上屋頂。張雲盛表示,故老相傳,這些化妝品不能燒,燒黑了就無法美白了,因此是拋上屋頂,待七仙女升天時自取。

七娘亭又稱「七娘媽亭」或「七亭壇」。據張雲盛表示,手工糊製的「七娘媽亭」,逐年式微;沙美境目前只有兩家傳統紙糊手工藝業(張延華和張雲展),家境並不寬裕;為了延續傳統手藝,農曆四月向兩家糊紙店訂了五百個,並預購今年賣剩的所有七娘亭,目的是希望用有尊嚴的方式,幫助他們。經費是由外界贊助,並沒有動用到萬安堂的預算。

萬安堂昨天上午先舉辦七娘媽亭獻敬儀式,下午則舉行化亭儀式。參加獻敬的人有:王美雲、蕭瓊梨、蔡能猜、李寶玉、黃明鸞、黃秀英、黃秀卿、李燕燕、陳寶治、張秀枝、吳妙影、張水冷、李淑貞、楊意金、夏洪儉、王金色、錢麗蓉、李翠雪。

(相關新聞見四版)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