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詐騙電話 地區半年發生26件 被誆走近700萬元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專題報導。
點閱率:395

詐騙集團無所不用其極,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根據警政署統計,今年一到六月,國內電話(含手機簡訊)詐騙案,詐欺案就發生8145件,被害人損失金額高達十六億六千六百五十萬四千七百三十五元,而依縣警局刑警隊統計,金門地區今年上半年發生二十六件電話詐騙案,總共被詐騙金額為六百九十八萬餘元。

全國電話詐騙案平均破獲率不到八成,執行反詐騙未盡其功,根據警政署內部檢討,依165 專線受理被害案件統計分析,造成詐欺電話居高不下,主要因為「國際話務」與「篡改門號」無法有效控管,不但民眾容易受騙,造成警方追查電話來源困難。這部分警政署已報請內政部與NCC儘速研擬有效對策。另一個原因在於騙徒透過虛擬網路帳號進行詐騙犯罪,並透過網路電話與被害人聯繫,被害人報案往往只能提供警方所顯示網路電話代表號或虛擬網路帳號,無法確認歹徒身分及發話來源位置,致使偵辦困難重重。

縣警局刑警隊也針對地區九十六年至九十七年間之新興詐欺手法加以分析,並提醒鄉親務必加以留意,除自己要瞭解詐騙手法之外,也要告知家中年紀較大或平常不看報紙、電視的長輩,以免受騙。

縣警局指出,常見的詐騙手法包括:

一、假中獎真詐財:以電話通知被害人中獎訊息,要求先匯稅金、手續費等名目以達詐騙的目的,民眾信以為真匯款後,通常都會執迷不悟的持續匯款,陷入「這次匯完款之後,就會拿到獎金」的迷思。

二、假親友借錢詐財:對方來電時,也不講姓名,假裝是被害人的老友而套其話,待被害人「以為」是之前認識的朋友(如很久沒聯絡的阿花…等)時,嫌犯就順勢應答,幾句寒暄之後,就開口因急事要週轉金二、三萬,被害人如不查就匯款,就落入歹徒的圈套。

三、網路詐騙:透過國內外各大拍賣網上網拍賣東西,但買家匯錢之後賣家就音訊全無的犯罪類型,此為詐騙手法的大宗。

四、假退稅真詐財:每年9月左右國稅局退稅就會有該類詐騙手法,詐騙集團假藉國稅局名義要退稅給民眾,並要求至提款機前配合操作,不知道國稅局退稅是不必透過提款機的民眾很容易就上當受騙。

五、謊稱證件被盜用、盜開帳戶:詐騙集團謊稱係司法單位在調查案件,發現被害人證件被盜用等理由,要求被害人配合調查,被害人因心生恐懼而配合至提款機操作的話,就會上當受騙。

六、假冒公署(警察或地檢署)詐騙:詐騙集團向被害人謊稱在偵辦國際刑案,被害人亦為關係人之一,要求配合調查,否則將蒙受鉅額損失或在調查過程中會將被害人名下所有的帳戶凍結,因此要求先將所有金錢匯至司法單位的調查帳戶,由司法單位保管,待調查結束後即刻發還被害人以免遭轉走或凍結,被害人不疑有他,又擔心辛苦積蓄被轉走或凍結而照其指示操作時,就步入詐騙集團的陷阱,此類詐騙的金額最高,一般都會要求被害人至臨櫃匯款大筆金錢。

七、假冒線上、網路購物之商家詐財:由於現今線上購物風大興,因此多數購買人之基本資料均掌握在網路架構者之手中,故常有資料外洩或遭盜賣之情事發生,詐騙集團利用此點購得大批民眾基本資料進行詐騙,由於與被害人發生之事實相符,因此極容易使被害人信以為真而被詐騙。

縣警局刑警隊指出,詐騙集團無所不用其亟,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姑且不論其手法為何?如何各個研擬擊破方式,警政單位都永遠是在背後追趕,但是民眾也不是待宰羔羊,遇到詐騙集團還是有簡單的應變之道,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冷靜求證:遇到別人說什麼事,千萬要冷靜求證,都不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假的,就要去匯錢?這樣不會太誇張?例如:打電話問一下爸媽、兒女、親友,不然也翻開電話簿問一下相關公家單位,這邊要注意,「求證千萬不要用那個人給你的電話」,這是重點,不然問了也是白問,因為他們都已經套好了!

二、不要去提款機:不管接到任何詐騙手法,如果有「叫你去提款機」,都不要理他,因為提款機只能轉帳、領錢,把你的錢變少而已,不可能在提款機前面按一按,你裡面的錢就會增加,請大家告訴大家。

三、詢問165專線:如果情況真的很緊急,臨時聯絡不到家人親友求證,也急著要去轉帳或到銀行櫃檯去匯款,請給自己30秒,拿起電話撥「165」警政署反詐騙專線,相信一通電話,就可以讓你省很多錢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