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尋根探源晉江金門譜牒聯展揭幕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543
尋根探源晉江金門譜牒聯展揭幕

尋根探源晉江金門譜牒聯展揭幕

金門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及晉江譜牒研究會共同主辦的「晉江金門譜牒聯展」昨天在金城鎮公所揭幕,展出晉金兩地族譜三百六十三冊,提供鄉親尋根探源的平台,並在縣長李炷烽見證下,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和中國大陸晉江市譜牒研究會並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將加強族譜學術文化交流。

 晉江金門譜牒聯展於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在金城鎮公所七樓揭幕,由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會理事長黃奕展、中國大陸晉江市譜牒研究會會長周儀揚共同主持,縣長李炷烽、文化局長李錫隆、社會局長許乃權、金城鎮長蔡輝詩、金門郵局經理黃獻武及地區國中小校長、兩地文化界人士近六十人到場觀禮參加。共展出晉江市譜牒研究會蒐集的族譜四十三姓、二百三十三冊,另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會提供在地一百三十冊族譜交流,並有晉江市文化史蹟掛圖展覽。

 縣長李炷烽致詞時感謝金門、晉江兩地研究工作者,能將各自研究之所得,假借金門一席之地舉辦聯展,充滿謝意與無限期待。李縣長說,剛入門時承蒙接待配上鮮花,黃理事長要我在簽到簿上表達感想,很自然就寫出「兩岸同胞、血濃於水,中華兒女,情緣于根」。

 李縣長說今天能同聚一堂,情如兄弟手足,不僅為我們自己、同時為我們先人過去的血脈做了追蹤,更希望這些譜牒能傳遞久遠,為我們子孫後代所學習。這好比「木之本、血之源」,樹沒有根本,沒辦法齊放,血沒有根源,沒辦法流其遠,國家、民族亦是如此,過去我們在這方面領域的鑽討探究,受制於時空背景無法有效進行,隨者兩岸關係和解,兩地同胞才得以交流相互彌補彼此之不足,透過這次兩地譜牒之研究,定能增進文化交流、再次牽動兩地情誼,團結兩地之共同力量,特別是今年大家看到街上許多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紀念活動,將之定調為「紀念」,今年也非常稱讚國防部特別召開記者會,將今年八二三砲戰之主軸是,化干戈為玉帛,希望促成兩岸共同和平發展。

李縣長表示,今天辦理這項譜牒聯展,期待帶來更多有心人在這領域裡繼續鑽研,希望閩南保有中華文化最正宗之代表,這份寶貴之珍貴遺產,能受到其他地區所重視,同時引發我們中華兒女共同關心,這些東西也能成為世界人類文化之精神遺產,只要持之以恆,相信我們的目標一定能達成,我們的理想一定可以實現。

大陸晉江市譜牒研究會會長周儀揚指出,做為歷史典籍一部份的姓氏譜牒、與國史、方志構成中華歷史三大支柱。而由此衍生的譜牒文化,歷數千年傳承,是中華民族一項寶貴的精神財富。周儀揚說,譜牒是昨天的紀錄、今天的鏡鑑、明天的見證,它是歷史教科書,能教育啟迪後人愛家愛國之情操。這次能在金門辦聯展,是鑑於金門在歷史上是泉州轄地,淵源深厚,希望透過聯展加深兩岸之情誼,增進兩岸譜牒文化之研究。

 周儀揚表示,族譜是用來聯繫族情,本想把所有典藏的族譜帶來參展,但因人力不夠,只挑出和金門有關的族譜一百八十八本參展,若民眾找不到相關的族譜訊息,他允諾回晉江後再到收藏室找尋。

 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理事長黃奕展指出,金門族譜紀錄不少的始祖來自晉江,去年該會及金門縣采風協會合辦「金門先賢遺蹟踏查之旅」,曾拜訪晉江譜牒研究會,並參觀其族譜收藏。晉江譜牒研究會收藏七百多部的族譜,其中不少和金門有關,如碧山陳氏即來自晉江,當時金門兩協會就希望能在金門合辦族譜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成行。且已經有金門的安岐吳氏、碧山陳氏、后壟黃氏等和晉江宗族接軌,歡迎鄉親參觀、尋找根源。

 黃奕展表示,晉金譜牒聯展是採開放式,民眾可自由翻閱,有興趣者請前來尋根。這次族譜展將於八月十九日至廿一日在金城鎮公所展出三天,晉江譜牒研究會帶來一百八十八本的族譜參展,金門則有一百三十多部參展,總共有三百多本的族譜,族譜展期間,每天都有專人解說,今(廿)日上午還有姓氏論壇專題講座和座談會,周儀揚帶領十三人交流團與金門展開文化交流,尤其譜牒聯展在金門展出特別有意義,過去金門和泉州關係千絲萬縷,現在是小三通橋樑,期盼展覽加深兩地鄉親情感,並推動譜牒文化研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