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鴻金門雞農守護神

沈瑞鴻金門雞農守護神
蛋農養蛋雞求的是「正常的下蛋」和「下正常的蛋」;雞若是生下畸形蛋、薄殼蛋、粗殼蛋,賣相不好,蛋農可就得吃苦頭了!
中興大學教授沈瑞鴻表示,雞隻若是染病,連生蛋都不太可能;基本上,要在巿場上買到病雞蛋,可能性不高;不過,若雞蛋的樣子長得不好,沒人愛,蛋農可能就虧大了。蛋的疾病,可由蛋的內外加以診斷─畸形蛋的出現,在管理上,與驚嚇或老齡母雞有關。
金門縣動植物所於昨天舉辦「97年家禽疾病防疫及衛生管理宣導會」;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教授沈瑞鴻應邀以「蛋雞場對影響產蛋能力之疾病防治策略」為題,告訴蛋農如何由蛋的內外,診斷雞的疾病。這樣的課程,對農友而言,機會難得。
沈瑞鴻被金門防疫所所長莊謙恭尊為金門雞農的守護神,長期為金門的雞農提供服務。根據沈瑞鴻的說明,當雞隻健康出現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畸形蛋、薄殼蛋、軟殼蛋、粗殼蛋、變色蛋(蛋殼顏色異常)、裂殼蛋、另有蛋白異常的蛋。
若出現畸形蛋,除了遺傳因素外,在管理上的因素,可能是雞隻受到驚嚇,也可能是蛋為初產蛋或是下蛋的雞是老齡母雞;若是疾病因素,則可能是導因於ND(新城病)、ILT(傳染性喉頭氣管炎)、IB(傳染性華氏囊病)。
若出現薄殼蛋、軟殼蛋,可能是飼料中的鈣磷不足或比例不當,也可能是鋅錳和vitD(維生素D)缺乏;若為藥物因素則可能是磺胺藥物所致。粗殼蛋可能導源於飼糧中的鈣質過多或是在管理上使用大量抗生素。
蛋殼顏色異常包括白殼蛋變成黃殼或棕殼蛋變成白殼,或是蛋殼的顏色斑駁。白變黃與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有關;棕變白則與驅蟲、殺蟲劑的使用有關;蛋殼顏色斑駁可能與環境高溫或異物污染蛋殼有關。
裂殼蛋可能是產蛋或集蛋裝置設計不合宜,蛋殼質量不佳,或是收集過程粗暴。
蛋白內有血斑可能是雞隻的生殖道有內出血;在管理上可能是環境緊迫或光照不當。
蛋白異常或蛋白稀薄在管理上,可能是溫度過高或氨氣濃度高。
沈瑞鴻表示,雞蛋生得過多或不足,對蛋農而言,都是煩惱;蛋量過多可以加工做成皮蛋或鹹蛋,蛋量不足就一定要虧本。
要讓雞正常下蛋,就要讓雞住的爽,因此通風和飲水都要注意。雞的體溫是四十一點五度,比人還高,如果雞舍通風不好,水喝得少,都會減少。
要讓雞下正常的蛋,就應該注意每一個環節,找出問題的原因(遺傳?管理?疾病?飼糧?)並加以改善,並且要注意疫病的防治(例如ND、ILT、I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