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重遊舊地懷念留金歲月
今年是八二三砲戰五十周年,一群曾在金門當過兵、橫跨五○至九○年代、為數近四十人的「老兵」,也在八二三前夕,返回金門舊地重遊,尋訪當年的老營區、舊哨所。
這群將青春奉獻給金門,頭戴「毋忘在金」黑帽的新一代「金門老兵」,有的早於民國五十四年在金門當兵,有的則於民國六十幾年、七十幾年、八十幾年、九十幾年,分別到金門各地服役。團員中,有父子檔老兵;有同梯弟兄;有前後期學長學弟,也有同公司的好同事。「金門老兵」,就是他們共同的名字。
幾天的行程中,除了前往各自的據點營區,回想當年外,還有夜點、夜行軍,以及深水炸彈伺候,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重溫最多的回憶。為甚麼再度來金?
有老兵表示,「我青春火紅的第一次離家歲月,就關在這個禁錮的戰地」;有老兵指出,「因為金門是我曾經痛過苦過,卻留下美好回憶的地方,我懷念金門的大海還有浩瀚的銀河」;有人說,「終究,我還是喜歡金門,加上部隊生活,讓我整個成熟了」;也有人提及,「365天的駐地金門日子,雖不算長,但卻是難以忘卻的記憶」。
更有人強調,「金門有我的童年,有我年少青春的歲月,年老時也是我該回家時!金門永遠是我家!」;「金門是我最初下部隊的地方,那裏有我最菜的記憶,也有我第一次背值星的情懷,更有無數同苦患難的弟兄,我怎麼可能忘記你呢~金門」;「大膽砲兵一年10個月的精采青春,有苦有樂的生命記憶」;「我在大膽,我保衛過台灣:::」;「浪花很想忘掉、但是好像很難!畢竟那是有著我的青春所在!」;「因為那是我的家,我的第二個家!」;「那是我另一個家,一個曾經停留一年八個月的家。那裡有我的失憶與回憶,也是讓我成長的另一個家」。
當然,亦有人舊地重遊不勝唏噓,「荒涼的連集合場,有我菜鳥時流過的汗水;空蕩蕩的軍械室,有我執行業務時的心酸;廚房前的小土丘,有老兵踩熄煙蒂的痕跡;蜘蛛結網的庫房,有裝檢私藏料件的回憶」。
「我是陸軍292師,金東守備隊」,來自中台灣、喜歡寫作的黃清信,是對金門有特殊感情的退伍老兵之一,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到金門當兵,駐守於復國墩海漂站。除了每年造訪金門,重回當年當兵的哨所外,他也投稿,建立自己的部落格「難得緣份」,記錄這一段軍旅生涯,試圖喚起所有金門老兵們的共同回憶。
目前任職三立電視公司新聞部的梁碩文,民國七十六年則在大膽島上當兵,島上巨大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石牆,就是他們興建雕刻的,當年的心戰標誌,現在則成了廈門大陸觀光客必定造訪的海上熱門景點。
打死過登島的大陸水鬼,活捉過大陸水鬼,讓他印象深刻。他也提到當年咬死二位大陸水鬼的英勇神犬,早已晉升為中尉,後來還立了像,永遠看顧大膽島。以及那隻每逢大陸砲擊大膽前一、二小時,必定會狂叫狂奔,引發大膽島守軍警戒的神雞,和牠的傳奇故事。
民國七十年在金東師服役的吳鴻昭,則憶起當年為大興土木、建廁所浴室,弟兄到處敲擊花崗岩、赴其他營區撿拾充當石塊材料的辛苦畫面。
荷歌創意有限公司創意總監廖岱真與同事陳永晉,為同師部前後期學長學弟,他們則扛著攝影機,捕捉曾經走過的履痕,以及當年遺留在金門的心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