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大士沙美境高奏蘭盆勝會

迎大士沙美境高奏蘭盆勝會
觀音、鬼王皆大士,慈悲、智慧合雙德;七月普渡建蘭盆,迎來大士施威澤!沙美境昨天舉辦「迎大士」的活動,這是七月三十沙美「蘭盆勝會」(普渡)的前奏。
沙美境眾所稱的「大士爺」就是「普渡公」,又稱「觀音化大士」。沙美居民認為普渡公是觀士音所化,並以鬼王的形象示現。
相對於觀音大士,普渡公可以稱為「焦面大士」。不過,普渡是在普期間才有稱呼;沙美的大士宮則是全年崇祀觀音大士和焦面大士。
每年農曆七月的最後一日,是沙美的普渡(節),稱為「蘭盆勝會」。沙美普渡的前數日,按例會有「迎大士」、「安大士」的活動。大士安位之後,有數日的時間可供信眾自由參拜。到了普渡當日,將會有集體祭祀;深夜辭神之後,則會有「化大士」(焚化紙紮大士)的儀式。
昨天下午一點,沙美境眾先在普渡公棚集合,然後到大士宮迎接觀音大士和焦面大士,接著又到糊紙店迎紙紮的普渡公(觀音化大士)。一路由中西樂隊及鑼鼓隊吹吹打打遊街,行經的路線有信義路、仁愛街、三民路、國中路、中興街、博愛街;包括沙美老街、沙美街及沙美村等。
今年的迎大士活動,金沙鎮長陳昆第、汶沙里里長張瀚龍都擔任舁夫,為普渡公抬轎;四抬大轎的另兩個舁夫為何佳在和何宗祐。儀隊的領隊由萬安堂管理委員會副主委莊木水擔任;隨香的人員包括張海傳、鄭藩志、施弘遠、張金溫、張吟音、張炳順、陳文火………等。
紙紮的普渡公(觀音化大士),眉毛發著赤火,眼睫燃著綠火,舌尖吐出紅焰,嘴唇發出綠焰;身上穿戴著頭盔與衣甲,插著護背旗,各種噴火的文飾或圖案,加深了獰厲之感。在普渡公的左右膝前,還有黑白無常。不過,左肩立著左手執白拂塵,右手捧書卷的觀世音大士,以示面惡心慈。
在沙美「大菜宅」的普渡公棚入口,寫有一副對聯,內容為:「大神通粒粟能藏世界;士智略韓寇委政閻羅。」隱約透露著某一種觀點:觀音大士不忍孤魂野鬼搶食,化身為面貌凶惡的鬼王,在普渡期間代理閻羅,維護眾鬼的秩序,並以佛法超拔,救其倒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