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會西點班學員實力一把罩
用好心情,做好麵包;用好材料,做好蛋糕!金門縣漁會辦理的第二專長訓練班昨天結業了;學員們做出的糕餅和麵包,美感、口感兼具;指導老師田芷菱認為,以他們的實力,要拿到丙級證照,已經是易如反掌。
為了培養漁會會員的第二專長,金門縣漁會、金湖國中分別提供資源和場地,讓漁會婦女能有優質的學習環境。這一次的訓練班,是由麥田金低糖食品公司(麵田金西點麵包坊)的負責人田芷菱擔任班導師。學員們不但由田芷菱身上學到烘焙點心的技巧,還學到了要用好心情、好材料來做出好麵包的心法。
田芷菱在桃園所經營的「麥田金」,連鴻海、廣達等大公司,都曾慕名而來。網路上,有網友認為他們賣的東西都不甜,很好吃,很好看,價格又便宜。
田芷菱擁有家政學系(食品)的碩士學歷,曾任教於實踐大學。她真的是因為自己太愛吃麵包才開麵包坊的。她那一雙做麵包的手,原本是一雙彈鋼琴的手,而且原本是有計畫要走向音樂領域的。不過,因為實在是太愛吃麵包(包括各種中西點心),因此彈琴的手變成了揉麵的手。
當田芷菱在製作糕餅麵包時,仍然喜歡哼哼唱唱,有時同一個調子,不知不覺會重覆上三、四十遍,同事鄧玉芬有時候則會「吐糟」希望她別再「卡帶」;不過,顯然她的麵包愛聽她的調-她堅信,用快樂的心情做出來的麵包,就會是快樂的麵包。為了做出好吃又好看的麵包,她不斷進修,除了到日本留學之外,也曾在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進修。
在台灣,田芷菱也是烘焙食品各級技能檢定(丙級、乙級)的指導老師,教學經驗非常豐富。金門漁會班經過她的調教一百二十個小時之後,她認為要拿到證照絕無問題。
昨天的成果發表會,會場展示的各式點心包括:奶酥皮水果小塔、日式銅鑼燒、脆皮菠蘿泡芙、橄欖形小餐包、咖哩餃、慈禧御膳菊花酥、三角水果鬆餅、提拉米蘇、奶酥麵包、水晶高腳杯宴客果凍、嘉義方塊酥、法式指形小西餅、會議蛋糕裝飾、鴛鴦3Q餅、核桃大酥餅、乳酪蛋糕條、低糖健康燕麵等。
其中,「乳酪蛋糕條」在金門巿面上是看不到的。這種蛋糕要用純的奶油起司、乳酪和鮮奶製;一塊蛋糕的營養價值等於一杯五百西西的牛奶。日式銅鑼燒則是採用「星野」銅羅燒的做法。
水晶高腳杯宴客果凍是田芷菱自己的創意,透明的玻璃杯中,出現綠、橙、紫等晶瑩的色彩。限於在金門現成的材料取得不易,否則還可以更美。
學員陳玉秀、楊阿戀、莊佩蓉都覺得在訓練課程中,受益很多;她們依樣畫葫蘆所做出來的麵包,口感已不亞於巿售的產品;更重要的,因為不添加乳化劑之類的東西,放一個星期都不會走味。莊佩蓉對開心做麵包的理論心有戚戚;她覺得,做麵包不但得用手做,還得用心做。
結訓的學員共有二十多位,除了以上三人之外,還有:王琦珍、曾白芬、林珍華、黃秀麗、楊麗玉、李金珠、許玉治、張龍蘭、莊明麗、李明玉、周正玲、梁佳盈、陳玉玲、黃麗萍、余炳忠、楊曉菁、唐麗春、曾秀玉、黃愛惜、賴秀招等。
昨天的結業典禮,漁會理事長陳水義、金湖國中校長吳啟騰都向學員們祝賀,並期望未來有更好的合作。吳啟騰表示,或許,已經停辦福利社的湖中,將來可以供應志工媽媽們做低糖、健康麵包。
第二專長訓練班幕後重要推手是蓮庵里的里長呂玉華;她表示,類似的訓練課程,還會持續辦理下去。漁會的學員有很多都是湖中的志工媽媽,未來學員們將會在學校安排的家政課中,指導湖中學生一起學習餐飲;希望他們在國中階段,就能從餐飲中培養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