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八二三老兵昨重回英雄島追悼袍澤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金湖報導。
點閱率:601

「為勝利而生!」在料羅碼頭歡迎的看板上寫著這五個斗大的字。五十年前參與八二三砲戰的六百六十位老兵,昨天搭乘海軍運輸艦重回金門,追悼戰役中陣亡的袍澤。他們在接受訪問時,以當年保衛國家為榮,期盼兩岸記取歷史慘痛的教訓,不再發生戰爭的悲劇,讓下一代走向和平。而,前女青年工作大隊隊員則表示,為國家犧牲、奮鬥,這一生沒有白活了。

國防部為紀念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特別邀請當年參戰老兵回到金門憶舊,來自台灣各縣市的老兵代表六百六十人,二十六日下午四時從高雄港新濱碼頭搭乘海軍「五二五號」運輸艦啟程,越過台灣海峽十餘小時,昨日早上六時四十分許順利抵達料羅港,受到金防部指揮官陸小榮中將率領防區官兵代表獻花歡迎,老兵們心情十分激動。

老兵們原定是在八月二十三日當天重回金門,雖然受到颱風影響海象不佳,行程延後四天,沒趕上八二三當天總統馬英九主持的紀念大會活動;但老兵們仍是很興奮,感謝國防部的用心,讓他們一償追悼陣亡老戰友及重遊舊地的心願。

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公祭國軍陣亡將士祭典,昨日上午九時在太武山公墓隆重的舉行,係由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局長楊天嘯上將擔任主祭官,帶領八二三戰役戰友總會會長呂芳煙、前女青年工作大隊隊員、及防區官兵代表等,向陣亡將士英靈上香、獻花,場面莊嚴隆重。

老兵代表們並到太武公墓墓園上香,悼念陣亡袍澤,回憶戰爭往事,有的老兵不禁紅了眼眶,來自台北縣七十二歲的張仁德表示,金門是傷心地,自己是幸運者,他的大舅子在砲戰第一天即罹難。因此,這趟金門行是為追悼戰友,也是祭拜親人。

經過數十年的軍經建設,今日的金門已跟昔日金門大不一樣,老兵對金門的印象跟以前不一樣,他們說很繁榮!一位來自宜蘭的老兵鄭炳根以「又年輕起來」形容重回金門的心情。他說,砲戰時是海軍運補士,重回料羅灣感覺到環境的變遷,砲戰時砲火下運補搶灘,現在砲聲已遠,當年的流血流汗沒有白費。

八二三戰役參戰老兵們在金防部安排下,除了參加公祭陣亡將士活動外,並且展開戰地金門巡禮,參觀擎天廳、莒光樓、八二三戰史館、俞大維先生紀念館等地,老兵們感受金門已經逐漸從殺戮戰場成為和平公園,期盼兩岸能記取歷史教訓,不要讓戰爭悲劇重演。

昨日搭乘海軍運輸艦重回金門的五十年前參與八二三戰役老兵,經過昨日一天的參訪行程之後,預定今日上午九時在料羅港登艦,結束此趟來金難忘的舊地重遊之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