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王奎英談女青歲月這輩子沒白活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專訪報導。
點閱率:767

「為國家犧牲,為國家奮鬥。」昨日重回金門參加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公祭國軍陣亡將士祭典的前女青年工作大隊中隊長王奎英(見圖,楊水詠攝)表示;「十分的有意義,這一生沒有白活了。」

年輕時,在上海從軍報國,之後隨隊來金門服務;實際年齡比身分證大幾歲,今年已近八旬,當年是女青年工作大隊副中隊長、官拜上尉的王奎英,是第一期政幹班畢業。

昨日,王奎英和前女青年工作大隊隊員一行二十餘人來金,她在接受訪問說起當年在女青服務的歲月時表示,除了在金門服務外,她也到過馬祖五次、大陳島三次,都是到最前線。今年,是王奎英第八次來金門,她說,過去七次都是來金門服務,只有這一次來金,適逢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紀念,心情有著說不出的興奮!

回憶在女青年工作大隊的日子,王奎英說:「她是在民國四十年來金門,那時金門可說是童山濯濯,一棵樹都沒有。」再一次的來到惜別以久的太武山,讓她勾起了往日的種種,王奎英說:「當年我們來太武山,都是爬上來的。」而昨日,她們是坐車上來的,今昔可說是大不同,金門已非昔日的金門了。

王奎英講起當年在金服務的那一段歲月,她說:「那時一天吃飯,只吃兩餐;但工作卻是長達十六個小時之久。大家都非常的辛苦,但大家的精神都很愉快!因為這是為了國家,我們都跑到最前線,大家都很勇敢,每位同學都不怕辛苦。」

在幹校訓練的時候,王奎英說:「也是這樣的,不怕苦。所以,大家都工作的很愉快。」年近八十歲了,王奎英談起當年的往事,臉上洋溢著當年的煥發的氣色;身體健朗,還可以看到年輕時,她在前線服務的英姿。

這位當年女青的中隊長說:「今天在舊地重遊,看到金門到處是綠油油的樹木,想到胡連將軍主張綠化金門島的英明之見。」說到當年植樹綠化的經過,王奎英說,當時金門的土壤貧瘠,不能長出樹來,也不能種東西。所需要客土的土壤都是從外地運來之後,三車的距離種一棵樹。經過數十年的今日,樹都長的很漂亮,看見了十分的高興!

當年女青服務的歲月,生活條件是很艱難的,王奎英說:「當時幾乎沒有水果、沒有蔬菜可以吃,都是總政戰部送蔬菜、水果來的,大家很高興!如果是打起仗,一天連吃飯都沒有;只吃乾糧,又是炎熱的夏天,嘴巴都破裂了、流血,但大家都能克服艱困的日子。」

來金服務的歲月,王奎英和女青們先住在塔后,再住到坑道裡,她說:「第一晚睡了,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棉被都濕了。因為坑道裡的濕度高,如此的環境,大家都能忍耐下去。」如她說的:「為國家犧牲,為國家奮鬥」,展現了高度的愛國情操。

在戰爭的那段日子裡,許許多多的人為國捐軀,有的人被強烈的砲彈爆炸聲震得耳聾了。王奎英的耳朵聽力也受損,她說:「左耳當年被砲彈震傷,現在左耳重聽,接電話不太方便,要用右耳才能接聽電話。」戰後餘生,感到很幸運!

說起服務於女青的年代,王奎英和女青們擔負軍中教育責任,她說:「平時不打仗時,跟士兵上政治課,講三民主義、國際現勢、共匪暴行;也教軍歌和舞蹈,讓戰土們活躍起來,上舞台表演,增加軍中生活樂趣,提振士氣。」

除了擔負軍中教育責任,王奎英也為打仗受傷的傷患服務,她說:「我們的軍隊是有政治教育的,為國家、為民族;有靈魂的部隊,不是沒有思想的部隊,我們是有戰鬥的精神!」

離開金門那麼多年,在八二三戰役五十週年舊地重遊,對今日的金門印象,王奎英說:「樹木很漂亮,環境很整潔,跟從前完全不一樣,看了心情很舒暢;如果到處能像金門一樣,對大家的健康都有幫助。」這是睽違金門已久,再次踏上金門島,最讓王奎英印像深刻的─金門在飛躍進步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