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蘭盆勝會」普渡活動最高潮

沙美「蘭盆勝會」普渡活動最高潮
七月梢,鬼月終,善男信女建「蘭盆」;官兵亭,普渡公,香燭酒饌饗孤魂。誦經懺,行法事,集體祭祀虔其誠;祈國泰,求民安,時和歲豐福報增!
昨天是鬼月的最後一天,沙美境舉辦了「蘭盆勝會」,希望藉「焦面白衣大士」(普渡公)的神力,超薦國軍陣公亡將士官兵以及十方三界內,六道四生中,有靈無祀,有草無木的男女孤魂。
沙美的「蘭盆勝會」是以農曆七月二十五日(國曆八月二十五日)的迎大士(焦面白衣大士;普渡公)為序曲;昨天是農曆七月三十日,普渡活動進入最高潮。
「蘭盆勝會」的普桌祀有普渡公和焦面白衣大士(普渡公也被等同於焦面大士)。昨天下午四點半,數百位善男信女準時在普渡公棚前舉行集體祭祀。家家戶戶擔扁擔,提竹籃,準備了牲饌椒醬等供品參加祭祀,並由道士「化食」。祭祀的食品包括雞、魚、蝦、紅粿、龍眼、火龍果、蘋果、梨子、罐頭、丸子、餅干、花生、芋頭等。
儀式中,禮生唸誦「焦面白衣大士敕令:孤魂不得刁難-有墳歸墳,有墓歸墓,無墳無墓歸泰山門外,逍遙極樂,急急如律令!」大意是說,等到普渡結束之後,男女孤魂,必須到該去的地方,不必再留連人間。
沙美的「蘭盆勝會」依例要張貼榜文;文中有如下內容:「金風肇啟,草木含蕭颯之聲;玉露纔橫,飢寒望濟利之澤。天人仰賴,古今遵承。伏念眾等虔衷皈依三寶,竊念五音雜類、六道四生,沈淪有日,無期解脫。茲值中元令節,迺地官赦罪之期,正人間植福之際,情實激切,理合矜憐,廣結良因,虔脩盂會,擇吉於本月(農曆七月)卅日仗道,就萬安堂建壇啟設靈寶梵天華壇道場-吉時起鼓淨壇敕水關行法事,啟迎聖真宣經禮懺,豎方番掛榜,招迎神爽,幽顯通知。臨午上供,酌水獻花。是夜登台結座,廣設甘露、斛食、齋筵,賑濟河沙十方水陸男女孤魂滯魄等眾……」。
「蘭盆勝會」設有官兵亭,超薦的對象是公陣亡將士。祭文如下:「赤禍橫流,神州陸沈,兵變戰亂,塗炭生靈,賴胥國士,挽瀾扶傾。浴血衛國,壯烈成仁,金湯以固,再造中興。揮汗建設,盡瘁犧牲,戰備精實,樂利民生。仰懷忠烈,勳耀史乘,愴念孤魂,在世為英,有為有守,志節堅貞,顛沛應劫,天道難衡,飄零泉路,同此哀衿。袖納芹忱,默施匡佑,合境嘉寧,民安國泰,歲樂豐盈,來年粢盛,福報綿增。
蘋申敬,伏祈鑒歆……」。官兵亭上的對聯內容如下:「壯志凌雲鞠躬盡瘁平赤氛;虔誠敬奉茶果香花慰忠魂」,橫額則是「英範流芳」。
祭祀活動的參與者除了忠孝新村、榮光新村、沙美境眾外,還有萬安堂管理委員會主委張雲盛、副主委莊木水、金東守備隊隊長楊方漢、金沙鎮長陳昆第等。
在「大菜宅」普渡公棚前的集體祭祀結束後,沙美街及沙美老街各家戶開始「拜門口」;入夜後則擺出長長的普桌。普桌上有食雕、玩具、飲料-好吃、好喝、好玩的,一應俱全。
蘭盆勝會的最後一個儀式就是焚化大士及官兵亭-信眾們把紙紮的普渡公(焦面白衣大士)投入金銀紙堆中,化為熊熊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