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不要壓力一肩挑呂勻琦說要和案主一起思考怎麼調整
志工在服務案主時,不必把解決問題的壓力,全部加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要和案主一起思考怎麼調整!
金門縣政府社會局昨天(九月六日)舉辦志工成長教育訓練,由呂勻琦擔任講師,呂勻琦為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講師、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兼任講師。活動的承辦單位是金門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
呂勻琦表示,志願服務的意義是執行任務或表達關心。當案主求助於志工時,未必是案主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可能只是一時「卡住」了;志工可以與案主一起思考調整或解決的方法,不必把解決問題的壓力,全部加諸在自己身上;事實上,有些時候,案主可能比志工還專業。
在志工的信念上,呂勻琦強調,只要有足夠的信任感,改變是有可能的,就算外在的改變有限,內在的改變還是有可能,而且是持續的。
在溝通上,呂勻琦提供以下的技巧:說清楚,講明白。態度要溫和,目光要注視對方。一次講一件事,避免夾七夾八。用心聆聽(不責備,不反駁,不勸告)。表達關懷與助人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