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城隍遶境可以申請世遺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385
金門城隍遶境可以申請世遺

金門城隍遶境可以申請世遺

全台並無城隍遶境的活動,金門的城隍遶境,可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金門環頸雉與台灣環頸雉,百分之百不相同,可以不受保育法的規範!

金門國家公園昨天舉辦九十六年度委託研究成果發表會。發表的項目包括-「金門傳統祠廟建築之比較研究」。「金門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調查研究」。「金門國家公園物種監測方法及調查技術之評析與建議」。「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湖沼生態系統之調查與評估」。「金門佛法僧目鳥類調查(三)」。「金門環頸雉暨相關棲息生態環境調查」。

「金門傳統祠廟建築之比較研究」的研究主持人是江柏煒(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所長);他在報告中提到,金門的祠廟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金門的城隍遶境活動,在台灣是看不到的,可以爭取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金門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調查研究」是由文史工作者林金榮報告。(研究團隊還包括林金台、莊慧美)。研究結果建議規劃傳統建築裝飾藝術的展示空間或主題館。

「金門國家公園物種監測方法及調查技術之評析與建議」是由董景生(博士)報告(研究團隊包括楊平世、山馥嫻)。研究結果建議對黃邊鳳蝶單一物種進行監測時,可採用標誌再捕法監測並估算族群。建議對螢火蟲的調查要定時定點;頻度為每年四月至八月,每月一次。對水獺的監測建議用目視法,因為最節省人力和經費。

「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是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宮守業報告(研究團隊包括林英生)。研究建議妥善保護埔頭到黃厝間的貓公石。

「湖沼生態系統之調查與評估」是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呂長澤報告(計畫主持人為黃生)。研究中建議金門應該要有金門植物誌的建立。

「金門佛法僧目鳥類調查(三)」是由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許育誠報告(研究團隊包括劉小如)。研究中建議:每隔五年收集一批戴勝的遺傳樣本,比較遺傳多樣性的變化。製作戴勝生態解說資料,做為保育和解說教材。

「金門環頸雉暨相關棲息生態環境調查」是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李壽先報告。研究確認金門環頸雉應為外來引進的亞種,建議可以排除於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保護範圍之外,必要時可以採行適當的經營管理措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