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昨接受香港電台專訪﹕海西經濟區應善用金廈兩島

李縣長昨接受香港電台專訪﹕海西經濟區應善用金廈兩島
香港電台電視部來金進行一週的金門專輯拍攝工作,昨日近中午並前往金門縣政府專訪縣長李炷烽。李炷烽強調,金廈關係密切,六十年前即如兄如弟,經過六十年的對立隔絕,現在兩岸重新往來交流,金廈生活共同圈已然形成,海西經濟區如能善用金廈兩島,金廈港澳結合為旅遊圈,力量就能相加相乘,達到互補互蒙其利目標。
香港電台電視部一行三人,由編導陳志璇領軍,於九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專程來金門拍攝專輯,將於今年十月中旬播出,進行拍攝旅行團抵金參訪情況、旅行業者訪問、特產業者訪問、金門景點拍攝、小三通、機場、實際走小三通拍金廈往返實況及人物專訪,做錄影拍攝工作。
昨日上午十一時三十分許,拍攝小組也前進金門縣政府專訪縣長李炷烽。李炷烽指出,中國人常說,禍福相依,金門早年進駐大量國軍,卻也因戰爭帶來金門蛻變契機。而金門的命運,其實掌握在兩岸關係中,金門可以是第一線反共堡壘、和平橋樑,在世界局勢在改變,中央更應對金門做快速調整和因應其定位。
李炷烽指出,兩岸要有效改變,金廈可以做試點。在金廈生活共同圈已然形成,具有互補作用,慶幸的是新政府上任,希望在兩岸政策調整,讓金門看到光明天。他並指出,目前兩岸關係在善意表達,並期政策化為行動落實。而金門經過六十年等待,在兩岸關係不是一蹴可幾,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相互磨合,才能行穩致遠,也期勉金門鄉親能耐心等待。
他也表示,兩岸關係應不會走回頭路,有平穩的兩岸關係,並能掌握機會,台灣才能站起來。
李炷烽也對於觀光旅遊議題,強調金門因定位不明,讓有意投資者裹足不前。但現在局勢在改變中,許多國際或大陸企業紛紛來金投石問路。因此,只要政策開放,引進民間活力,就能找到出路方向。
而對於敏感議題的所謂統戰,李炷烽認為,未來新的中國,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岸政府能共同努力、合作,透過試驗、接觸、磨合,就能擦出火花,開創經濟繁榮,符合大家發展需要。
李炷烽也認為,金門定位上,其實是扮演兩岸和平試驗區,為兩岸奠定互信基礎。而兩岸不管經過三年或三十年的磨合,都期待在經濟、社會、教育、體育等各方面加強交流和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