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國際建築視野阮慶岳看金門在地甦醒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綜合報導。
點閱率:469
字型大小:

遊走於建築與文學間,有著濃厚人文關懷精神的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系主任兼藝術管理所所長阮慶岳,昨日以「流動的城市-從國際建築視野看金門在地甦醒」為題進行演講。他表示,思考城市建築時不能高高在上,要到最底層,才能做出城市人需要的東西,不能直接移植,應從自己土壤長出的,才是真正自己所需要的。

「台北的城市怎會長成這個樣子?這樣亂、這樣醜,沒有美感的樣子」?阮慶岳如此描述當年他學成回到台灣,看到台北建築的心情。

後來看了一位日本老建築師所寫的「隱藏的秩序」一書,讓他充分瞭解到,西方的秩序,是外顯的,亞洲是隱藏的,亞洲其實也是有其秩序與美學的。

阮慶岳重新審視台北的建築,也以實際的行動付出,關懷台灣在地的建築與生活空間。

他分享邀請九位國內外建築師,在鳳山市所進行的一項建築行動藝術的心得,藉此體會由下而上的、常民發展的亞洲城市特色,以及面臨城鄉轉換下的城市,如何面對這樣的轉換過程。

台灣的建築師謝英俊,淡江大學建築系學士,九二一後,協助興建九二一邵族家屋;之後前往中國大陸農村,帶領農民自己蓋房子;四川大地震後,則前往四川羌族幫忙蓋房子。有鑑於鳳山當地民眾運動後只能等體育館開門才能上廁所,所以選擇蓋糞尿分離有機廁所。

看到台灣有很多違建,將道路堵住,英國喬治、羅維特決定做一空中的公共空間,讓人使用,卻不佔用土地。

以創作「藍晒圖」知名的劉國滄,則做成作品「都市客廳」,以黃色為基調,將撿來的廢棄物再利用,批判現代人似在前進,事實上卻失去很多東西。

有北歐建築師認為,建築是一種對社會關係的調查,不能只關在設計室中進行設計。眼見社區民眾放上花盆佔據車位,因此深思如果將這些空間釋出後會怎樣?並針對社區居民的願望進行設計。也有人鑑於台灣天熱,所以決定做一可以推著走的扇子。

阮慶岳希望凸顯的是,思考城市建築時不能高高在上,要到最底層,才能做出城市人需要的東西。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