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日經社記者專訪》李縣長﹕金門小三通新機會的開始

《接受日經社記者專訪》李縣長﹕金門小三通新機會的開始
日本經濟新聞社台北支局長新居耕治,為報導金門如何從戰爭的前線轉變為兩岸和平友好的象徵地區,昨前進金門採訪,並專訪了縣長李炷烽。李炷烽認為,台灣不走出去,就會死路一條;而小三通對金門而言,是新機會的開始。
新居耕治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偕同助理記者簡家弘,就金門目前經濟發展現況、兩岸交流情形、金門在兩岸間的角色定位及未來的發展願景等,專訪了縣長李炷烽。
李炷烽指出,台灣是個島國,要對外聯繫,在大陸已在改變,民進黨不能再用過去思維看大陸。而小三通在民進黨執政七、八年,只是做了一點點,像切香腸和把小三通當國際宣傳,難怪前主席許信良也認為民進黨對兩岸關係要重新檢討,民進黨要轉型。
對於台獨議題,李炷烽強調,民進黨有很多主張台獨色彩,但台獨對金門沒有意義,要台獨也不能妨礙金門出路和把金門當做犧牲品。
他並對於美國對台軍售一事,認為中華民國向美國買武器是為了台灣,還是為了美國。在台灣一直美其名說是主權獨立國家,但國防卻不能自主。因此,他個人不贊同採購武器,畢竟國家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
有關陸生來台就讀一事,李炷烽認為,在大陸都可以到太空漫步,大陸很多學校也不比台灣差,要引進陸生來台,說得現實一點,就是要賺他們的錢,並能藉陸生看台灣優點,回去改變大陸民心和想法,開放陸生來台,也就是教育是改變人最長遠的辦法。
李炷烽也表示,在地球村來臨,兩岸統不統一不重要,也不是誰該佔領誰,只有互相幫助,兩岸關係也是如此,以後是城市競爭和相互合作的社會。而國家只是一個名詞和象徵,如果土地被買光了,光有國家,沒有人民有什麼用?他並認為,以宗教觀點來說,樹不能亂砍、鳥不能亂抓,人類又怎能相互殘殺。因此,有錢人多幫助窮人,有錢的國家救助貧窮國家,這個世界就會更往和平和諧相處之路邁進。
對於金廈(嶝)大橋議題,李炷烽指出,地方政府和大陸已接觸過,建橋不是技術、資金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反而通水應該比較容易過。
李炷烽也認為,對於區域建設和發展,兩方應要坐下來談。而兩岸唯有往前走,才能營造更好關係。而在金門沒有發展工業的條件,走觀光路線應比較務實。至於小三通有來有去總會留下一點點,能由小做大,人多了自然有機會。
他並認為,金門朝發展為觀光休閒島,做為老人養生村,應可吸引日本等外國觀光客前來觀光渡假和消費。至於吸引外來投資,在台灣土地政策不是由地方主導,金門要發展存在實際問題,簡直是痴人妄想。
而對於設賭場與否一事,李炷烽認為,在法律未通過及形成決策前,這個議題比較敏感,他本人保持中性,但法律通過可以,至於要不要做應由全體縣民決定,並透過公投記名投票,在服從多數、尊重少數前提,慎重其事來抉擇。
日本經濟新聞社簡稱為日經(NIKKEI),是日本最大的財經報紙之一,日本股市中之「日經平均指數」即為該社所制定。日經為日本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