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生態豐富值得保育

紅樹林生態豐富值得保育
紅樹林在生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紅樹林的保育儼然已成為世界性的課題。本縣文化局結合金城鎮南門社區發展協會將於十二日下午二時至五時在金城鎮西南門里辦公處辦理一場「社區營造-紅樹林生態保育活動」,邀請國家公園專業人員講授有關紅樹林種類、特性及功能兼具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並介紹社區中可見到的紅樹林。活動聯絡電話:0933699686陳先生。
紅樹林兼具有生態、環境保護、學術教育、經濟等多樣性的功能,據金門地區生態研究專家陳西村在「金門的紅樹林」一文中提到,紅樹林的中文名稱源自於紅樹科植物紅茄苳的特徵,這種樹的木材、樹幹、枝條及花朵都是紅色的,其植物體內因含有大量的「單寧」,可以提煉染料,在空氣中氧化即成紅色,故稱之為「紅樹林」,又稱「潮汐林」。文化局局長李錫隆表示,紅樹林沼澤及所有的溼地沼澤所具有的繁複生命體,是地球上相當重要的物質循環區域,也是人類活生生的自然觀察教室。希望透過社區營造的方式及活動的舉辦,提昇社區人文價值,發揮環保及生態保育的功能,提昇社區民眾對生態保育之興趣,也提供社區民眾一個活動空間和學習的機會。同時亦能促進家庭和樂與親子教育的機會。
南門社區發展協會表示,紅樹林種類有1.水筆仔、2.五梨跤、3.海茄苳、4.橄李。紅樹林形態特性、紅樹林生活環境為潮汐多變河口、海灣、瀉湖等鹽沼地,其生育地有土壤長期缺氧、土質鬆軟泥濘及鹽度與溫度變動極大等特性,也使得一般植物無法於該環境下生存在沒有競爭對手下(由大陸漂流過來的外來種「互花米草」由於繁殖能力強,已影響紅樹林生態,縣府已展開防治),使紅樹林成為優勢植物,紅樹林植物也發展出一些特殊形態來適應該種環境。
紅樹林具有維持自然生態平衡、野生生物的覓食及棲地、降低水質污染、保護海岸線、防止汜濫等功能。並有多種經濟用途,其樹皮可用為單寧及染料的萃取,木材可供為建材、柱材、家具用材及薪炭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