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上孚濟宮重建落成明起奠安祈福
位於金湖鎮峰上的「孚濟宮」重建落成,將於明(十一)日及後(十二日)天兩天隆重舉行奠安慶典活動。「孚濟宮」奉祀聖侯恩主公及眾神明,建宮迄今已有二百九十七年之久,是「天后宮」媽祖之外,峰上居民信仰中心之一。
據峰上「孚濟宮」沿革誌記載:峰上定居祖先之由來為明朝永樂十一年(西元一四一三年),因當時海寇猖獗、金門守禦千戶所在峰上、官澳、田埔、陳坑等四處設立巡檢司,防堵海盜侵襲,民居府衙旁為安。隨臨海大風,地方貧瘠,討海尚可一飽。因此,各地姓氏(包括鄭、李、蔡、董、黃、蘇)移居峰上,逐漸增加,構成一個多姓氏族的聚落。
到了清康熙五十年(西元一七一一),當時漁農商族一片繁榮景象,峰上居民為不忘開闢浯地之祖先的恩澤,村人仍倡議興建「孚濟宮」奉祀,聖侯恩主公,以及蘇王爺、廣澤尊王、水仙王、田都元帥、吳府王爺、林府大人、林府元帥、中壇元帥、娘媽等眾神明,供村民膜拜,以表慎終追遠的意義,也是村民心靈寄託、祈求庇護保佑的地方。
孚濟宮重建委員會表示,「孚濟宮」雄偉壯觀,威靈顯赫,經歷二百多年戡亂歲月,屢經修葺,仍巍峨壯肅,迄立於歷史的見證。時至民國六十一年整修和增建;到了民國八十二年再次整修,並設有村民休憩活動中心,增進村民情感交流和情誼,不但宮宇增輝,鄉祉祥和繁榮。
事隔十餘年,峰上「孚濟宮」再次整建,在九十三年八月重建落成。峰上居民為慶祝「孚濟宮」重建落成,以及奉祀聖侯恩主公二百九十七年和酬神祈福,「孚濟宮」建建落成奠安慶典將於明(十一)日和後(十二日)天一連兩天舉行,福建省政府主席薛香川、金門縣長李炷烽、金門縣議會議長謝宜璋均將晉匾祝賀。在兩天奠安慶典中,「孚濟宮」也將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並且有戲劇公演,歡迎各界前往看戲,分霑喜氣。
據峰上「孚濟宮」沿革誌記載:開浯恩主公牧馬侯陳淵,尊稱聖侯恩主公,開基祖廟於庵前村,清康熙五十年間公靈到峰上「孚濟宮」,接受村民奉祀。「孚濟宮」源自唐德宗貞元二十年甲申(西元八百零四年)福建觀察使柳冕奏設萬安監,當時在泉州地區共設有牧馬區五處,舊稱浯洲的金門便是其中之一。
「孚濟宮」沿革誌記載指出,受命前來金門養馬的陳淵率領李俊、衛傑、錢王二舍人,以及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等十二姓氏族同來,在眾人同心協力之下,馬匹日益碩壯,千百成群,遍佈全島。十二姓氏族的耕稼墾拓,逐漸繁榮起來,成為金門最先定居姓氏族祖先。
其沿革誌也記載:聖侯恩主公陳淵熟諳馬性,又長於驅策,人們都視如「天駟降精」,並尊稱他為「馬祖」。陳淵去世後,十二姓氏族人感懷恩德,於當時「孚濟宮」築庵塑像祭祀,號「護驥將軍」。到了元代,在庵前豐蓮山麓建築廟宇,朝廷賜額「孚濟」並敕封他為福佑聖侯,李俊被封為拱靈將軍、衛傑被封為輔衛將軍、錢舍人為都統、王舍人為忠翊,隨侍陳淵左右,是為「孚濟宮」的創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