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成大金技策略聯盟響應眾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338

國立成功大學與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於今(九十七)年七月八日簽署策略聯盟,共同宣示開創二十一世紀新金門風貌並建構嶄新的金廈生活圈。而十月初在金門技術學院舉辦的「金門高峰論壇」,即是在凝聚各方菁英及金門鄉親關心金門發展方向,以打造閩南原鄉、世界金門的第一步。

隨著冷戰的結束、戰地政務的解除,兩岸關係掀起了亙古以來未有的轉變。對金門而言,確為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有鑑於此,國立成功大學乃結合金門技術學院、廈門大學、東海大學以及金門南洋華僑的力量,希望為共創新金廈生活圈,把金門推向國際努力。

成大校長賴明詔與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是於今年七月八日簽署策略聯盟,共同宣示開創二十一世紀新金門風貌並建構嶄新的金廈生活圈。

宣示內容為:一、發展閩南文化,使金門成為當今閩南文化碩果僅存的地上博物館。二、重視整體發展,以全方位的視野規劃二十一世紀新金門的發展藍圖。三、強調區域整合,推動金廈生活圈成為兩岸共同市場的試點。四、發揚傳統資產,建構金廈─南洋血濃於水的經濟文化共同體等。

金門,自十二、十三世紀起移墾定居的島民,受到朱熹過化的影響,繼承、發揚了中原道統文化,並在複雜歷史變遷中吸納與轉化了南洋殖民地文化及戰地文化,發展出獨特且具魅力的文化面貌,且保存相當完整,是亟待開發的珍貴資產。

再者,金門正面臨到新的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環境的轉型,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而成功大學、金門技術學院並以宏觀的角度結合在地的思維,希望匯集各方意見領袖與專家學者共襄盛舉,並初步先透過高峰論壇的形式,以「思考金門大未來」為題,一起為金門把脈,思索永續發展的機會,並反思台灣、中國、亞洲、甚至世界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對此,成大校長賴明詔就認為,改變金門,讓金門有新的發展,可從兩個方向著手,一是透過文化的力量,發掘珍貴的文化資產,使金門成為世界知名的學術研究重鎮。另一方面是藉由學術的專業,以全方位的視野規劃二十一世紀新金門的發展藍圖、促使新金廈生活圈與上海經濟特區同屬西太平洋通往亞洲大陸的重要據點。

此外,金門與廈門均位處閩南地區,同為閩南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最重要對話窗口,早期金、廈的閩南族群移民南洋之後,在南洋各國形成另一股新的閩南特殊文化以及擁有龐大的經濟實力,這不僅是金門寶貴的文化資產,亦是新金廈生活圈永續發展的後盾。

新加坡大華銀行董事主席黃祖耀、馬來西亞楊忠禮機構創辦人楊忠禮、新加坡太平船務公司創辦人張允中、印尼雅加達金門互助會主席黃進益…等等許多金門華僑大企業家,也對於成功大學與金門技術學院規劃廿一世紀新金門發展藍圖、建構新金廈生活圈的作為,都抱持高度的讚揚與強烈的支持。

而成功大學在2003年創辦臺灣與東南亞大學校長論壇,已有一百多所臺灣與東南亞大學參加,但仍有待繼續擴大影響力,成大透過協助金門建構新金廈生活圈,一方面協助金門發展,一方面與南洋金門華僑建立濃厚的情誼,藉助金門華僑在東南亞雄厚的人脈與經濟實力,並希望加速拓展東南亞地區的學術版圖。

值得一提,成功大學與金門技術學院提出建構新金廈生活圈的構想,並共組策略聯盟之後,不只廈門大學、東海大學等學校主動加入,前中央大學校長劉全生、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台北海洋科技學院、哈佛大學…等許多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以及金門南洋僑領也都熱烈響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