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北鎮廟奠安城區熱鬧滾滾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498

金城鎮北門里北鎮廟重建奠安慶典,昨日續進行第二天活動,盤山福寓宮、瓊林保護廟、珠山大道宮、沙美萬安堂、水頭靈濟宮等進香團陸續前往道賀,各界首長敬獻的匾額、中堂增添慶典熱鬧的氣氛,廟內進行醮事,廟外歌仔戲團鑼鼓聲,祝賀的陣頭與神輿,連同響徹雲霄的鞭炮聲和沸騰的人聲,將金城鎮北門境內渲染得「神氣十足」,熱鬧非凡。

北門里北鎮廟重建奠安慶典於十月十一日起展開三天活動,首日包括縣長李炷烽、議長謝宜璋、金城鎮長蔡輝詩等均率員前往致敬,並進獻匾額及爐敬金表達祝賀,金城境內的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鳳翔宏德宮、東門境代天府等組慶賀團,分別在各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帶領下到場祝賀,昨日續有來自盤山福寓宮、瓊林保護廟、珠山大道宮、沙美萬安堂、水頭靈濟宮均組團前來敬祭,上午九時許陸續開抵北門里北鎮廟致賀,隊伍綿延數公尺之長,整個城區旗海飛揚、鑼鼓喧天、神輿飛舞,鞭炮聲不絕於耳,再為慶典活動掀起另一波高潮。其中盤山福寓宮、瓊林保護廟、沙美萬安堂更是組成一百多人的陣頭,並依古禮儀式上香、獻果、獻饌、獻花、獻金箔等,並敬獻匾額,虔敬祈祝玄天上帝、大道公等王爺的神威佑民,地方安樂。各家戶除排粿粽、擺香案、拜門口外,北門境內到處張燈結綵、慶祝奠安旗幟飄揚,比選戰還要熱鬧。

奠安為地方大代誌,北鎮廟奠安委員會主任委員蘇榮樂、總幹事許績燈帶領境內長老,以「家有喜事」的心情投入參與慶典活動,北門里境內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昨日上午八時四十分許,北鎮廟並組成迎賓隊伍,在熱鬧的鑼鼓、樂隊聲中,身著長袍馬褂的境內長老與奠安委員會工作人員以及信眾,浩浩蕩蕩的在莒光路內武廟迎接前來參與慶典的各境慶賀團,並從莒光路口步行到北門里北鎮廟,沿途中,受到境內信眾的熱情歡迎,顯示北門境信眾對慶典的重視與傳統的禮節,也讓祝賀團感受到北門境擺出的歡迎陣仗場面,深感很體面。

這一波波進香的人潮,連同四起的煙硝、鞭炮和沸騰的人聲,將北鎮廟渲染得「神氣十足」,熱鬧滾滾。許多旅居台灣的鄉親也返鄉參加盛典,分享廟慶的喜悅氣氛。廟宇四周堆滿了善信敬祭的金箔,也看到善信虔誠的拜拜,流露出傳統信仰神明的民風。

該項慶典活動進行一天的活動,中午舉行慶宴,邀請各界祝賀團、信眾參加,聯絡情誼。

此外,北門里北鎮廟奠安委員會並且聘請廈門海滄區歌仔戲團經小三通到金門演出,「北鎮廟」廟內香煙繚繞,廟前戲台上也熱鬧滾滾,廈門海滄區歌仔戲團昨日演出傳統歷史劇博得滿堂彩,為北鎮廟奠安慶典掀起另一波的熱潮。奠安委員會希望對地方傳統戲曲充滿懷舊的同好們,可不要錯過了這難得的機會,相招來看戲。

今(十三)日下午三時至五時「敬榜神」、「拜地基主」,晚上九時至十一時「淨油」、「安磚契」,晚上十一時十分,「安禁」(關廟門);十五日上午三至五時「起扉」(開廟門)。

北鎮廟奠安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蘇榮樂指出,北鎮廟創興之史已有三百多年,難究其詳,僅傳聞昔武當道人,身負未塑成之真武神像,逃難棲於今之廟址,身乏力困,坐石修整,頃俄欲起身復行,似有神力佇止,道人寸步難行,動念駐錫於此,與耆宿洽議於神像棲止所在,開廟立宇,殿中「武當分鎮」一匾,族當證道溯武當祖庭一脈。

該境北鎮廟除主殿奉祀真武大帝,殿後稱「慈蔭寺」,崇祀阿彌陀佛,其詳亦難以考究,廟身原為木構建築,多次整建,民國六十九年再重修,並於七十三年奠安,接一原形重修,因木構建築亦遭風雨蟲豸肆蝕,北鎮廟又為金門交通樞紐,商業中心,興工構築恐造成往來不便,復於高樓林立之處委廟帝爺駐所,亦感不忍,為公益、為帝爺、為景觀需有興革,鄉紳乃議組重建委員會,擬以現代水泥工法擴大廟宇,公推顏西林為主委籌畫重建,並於八十九年春動工,經費得境內各界善信捐款襄贊,又有旅台蘇榮樂等,以及盧漢良捐工三百八十日,蘇榮地捐工二百日,楊秉輝贊助鷹架二百五十組,歷時三載於九十一年春竣工,花月恭迎帝爺回殿。如今信眾雲集,香火鼎盛,為鎮民信仰中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