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身障朋友學縫包包認真度百分百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湖報導。
點閱率:721
身障朋友學縫包包認真度百分百

身障朋友學縫包包認真度百分百

培養身障朋友謀職技能,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開辦兩階段拼布製作研習班,十來位學員從零到有,一針一線獨自縫製完成作品,十分有成就感。指導老師楊素賢指出,雖然他(她)們需要花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和心力,但是他們比一般人認真,學習精神讓人感動。

為落實社會福利照顧身心障礙朋友們,增強其謀職技能及加深知能學習,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於七月起至九月止,開闢「金門縣身心障礙者拼布製作進階班研習」,輔導弱勢朋友學習技能。

十餘位老師心中的天使,從初級的手工縫製到進階的縫紉機車縫;從無法自己穿線到可以徒手縫製完成作品;從直線縫得歪七扭八到可以用縫紉機車縫精美的包包、枕頭套等作品,三個月來的學習力驚人,指導老師楊素賢說,他們雖然不完美,但是他們讓人看到無比強勝的學習欲望,認真度百分百。

主辦單位也指出,活動為落實社會福利照顧身心障礙者,協助改善金門地區身心障礙者工作訓練資源不足問題,過程中透過初級與進階的訓練,建立學員適當工作習性與謀職技能,以期能適應現今多變的社會,融入職場生活,或自行創業謀生。

進階班指導老師楊素賢說,凡事起頭難,起初以一對一的方式,徵召小老師幫忙從旁指導,不過,看似簡單的穿線以及直線縫邊對於他們來說著實十分困難,有好幾位學員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克服繞錯方向及打結的問題。

楊素賢也說,其實他們就像小天使一樣,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資源以及更多的訓練,當他們熟悉之後,即能做好一件事如直線縫製而言,重點是,必須有人在旁反覆、長期間的叮嚀,否則他們容易回到錯誤的方式。

老師心中的小天使們,如何克服常人看似簡單的問題,楊素賢也進一步說,其實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都沒有脾氣,只是缺乏信心,速度慢,需要人家協助,常常一個動作都要問好幾次才能放心執行,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反覆不斷的做、不斷的練習,當他們熟悉之後,循序漸進,突破自我的關卡,從零到有,現在不論是縫製錢包的布邊或是手機袋都不成問題。

班上十來位學員中,楊素賢也說,有位同學一開始非常害怕,拿到針手就一直抖,但是先有小老師的細心指導,加上自己慢慢摸索,逐漸克服問題,現在已可以自己裁尺寸,獨立完成包包的製作。

另外,班上有人手很巧,第一天學就上手,直線縫得非常漂亮,不過,也因為緊張導致他老是縫錯,但他很認真,不斷的發問,一次又一次的拆掉再重來,最後,他最先學會縫紉機的使用。

三個月的時間,十餘位天使們,動手穿針線,徒手一針一針縫製拼布包,從穿針線,到上縫紉機縫紉,已能獨立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他們共完成手機袋、束口袋、筆袋、小錢包、枕頭套、隔熱手套、桌墊、布偶等製作,其中更有人學出興趣,向老師表示自己打算購買一台縫紉機,上進心讓楊素賢很感動。

她也語重心長的說,其實大家真的不差,只是需要長態性的訓練,長期的課程才能讓他們持續練習,也才有辦法熟悉、學會一項技能,甚至能夠以此謀生。

楊素賢也強調說,此外,最需要的就是產品的行銷,畢竟金門的工作機會少,若他們練就的縫紉技術能夠謀生,那麼就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對此,主辦單位也說,接續擬由協會提供縫紉機供身障朋友使用,持續製作包包,而課程中已完成的作品,目前傾向以園遊會義賣的方式來銷售,替他們謀福利。

最後,楊素賢也表示,雖然他(她)們和一般人相較有那麼一點不完美,學習上需要花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和心力,但是訓練課程中他們卻比一般人認真,學習精神值得嘉許,也令人感動;更讓人清楚,沒有不可能的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