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農工新建校舍落成耗資八千多萬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綜合報導。
點閱率:489

國立金門農工職校北側教室新建工程,斥資新台幣八千一百多萬元興建,歷經一年三個月的施建竣工,昨日興高采烈的舉行落成啟用典禮,有來自教育界和政壇的祝賀,以及學生精彩的儀隊、旗舞及才藝表演,展現了校園煥然一新的氣象。

金門農工職校原為金門高中附設職業部,民國五十一年首辦農科、漁撈科,嗣增商科。民國六十三年,為配合中央加速農村建設計劃,培養所需技術人才,遂增設電工、電子及機工、家事各科。時至民國六十四年遷設於現址(原金湖國中校址),為加強金門地區職業教育,培養各項基層建設人力,加速經濟發展,提昇文化水準,在各級長官積極督導下,經多次建議,始於七十年八月一日奉教育部核准下正式獨立設校,命名為「福建省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肩負地區職業教育重任。七十三年七月一日復奉核定改隸國立,自獨立設校以來,金門農工職校規模初備,師資、設備日臻充實。

在金門農工職校獨立設校後,歷經多年規劃,分期增建校舍。目前校區佔地八點五四七八公頃,實習農場十一點零八九四公頃,合計面積達十九點六三七二公頃。除了行政大樓、普通教室、實習工廠大樓、科學大樓、圖書館、室內游泳池、師生宿舍、餐廳外;另有實習農場、魚塘及設備新穎的綜合運動場、風雨球場、禮堂室內球場、網球場,校園寬敞,設施完備。

昨日落成啟用的國立金門農工職校北側教室新建工程,斥資新台幣八千一百多萬元,在去(九十六)年五月上旬開工施建,期間曾遇到大岩盤,在全方排除工程施工的困難,歷經一年又三個的施建,在今年八月十日竣工。其新建教室為高四層樓現代化建築物,一樓規劃為學務處、教官室、輔導室、大辦公室;二樓規劃有普通教室六間;三樓則規劃有普通教室四間、新師會議室一間、班聯會一間、韻律舞蹈室一間;四樓規劃為調酒教室、實習旅館等教學用途之功能。

目前,金門農工職校設有四類十三科;農業類設有農業經營科、園藝科;水產類設有漁業科、水產養殖科;工業類設有電工科、電子設備修護科、機工科及汽車修護科;商業類設有商業經營科;家政類科設有餐飲管理科、家政科。其學校設備經逐年充實,已日趨完善;除了各科專業實習工廠外,另有電腦教室、視聽教室及一般理化專科教室,圖書館訂有數十種各類期刊雜誌及二萬餘冊藏書,供師生參考研究。

金門農工職校北側教室新建工程落成啟用典禮昨日上午十時四十分,在新教室川堂前舉行,由農工職校校長陳水芳主持,教育部督學陳樹華、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盧志輝、教育局長李再杭、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許玉昭、縣議員王再生、楊應雄、洪允典,以及立法委員陳福海金門服務處主任徐鴻義和各級學校校長、農工職校家長會等貴賓到場觀禮。

農工職校校長陳水芳詞致表示,農工職校北側教室新建工程的設計具有現代建築藝術感,採V字型屋頂設計,是象徵鵬鳥的雙翼飛行,也代表波浪,以及成功在望的意義。由於新教室設計新穎且活潑,讓校園賦予現代和煥然一新的氣象,也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裡讀書、快樂成長。

陳水芳表示,農工職校教育採多元學習,且學生各方面差異性很大;如此,才能引導學生走上學習之路。他強調說,職校是講求務實致用,以實際技能為主的學習。目前,除了技能教育訓練外,還要創意;所以,從今年開始結合教學,推動創意教學,已有了初步的教學成果。

縣府主任秘書盧志輝致詞指出,縣府居於教育是一體性的,將農工職校視為金門地方教育的一環,並在縣議會的大力支持下,給予職校教育許多的挹注,也顯示縣長李炷烽對技職職業教育的重視,且讓金門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發展。

金門農工職校自獨立建校以來,盧志輝表示,在職校北側教室新建工程落成啟用後,職校的總體建設更是煥然一新,也象徵職校教育邁入新的旅程。未來,盧志輝希望學生在良好的教育環境認真學習,以及提升教育品質和校務發展,是各界所期待與樂見的。

教育部督學陳樹華則希望金門農工職校新教室啟用,在技職教育更上層樓,有更好的教學成果。

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許玉昭,也是金門農工職校的傑出校友,對於職校的教育素來相當的關心與付出。對於農工母校不斷的成長與茁壯,許玉昭有著無比的歡欣;同時,她也表示,過去的職校教育環境和現在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學生在如此好的教育環境學習,真的很幸福。

許玉昭對金門農工母校也有一份期許,她說職業教育與金門高中的教育不同,不是以升學為主,所以希望多加強技職技能教育訓練,有一技之長,未來在就業就學都能步步高升,創造美好的前景。

金門農工職校北側教室新建工程落成啟用剪綵,由校長陳水芳和教育部督學陳樹華、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盧志輝、教育局長李再杭、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許玉昭等貴賓共同剪綵,並有學生精彩的儀隊、旗舞及才藝表演,展現了校園煥然一新的氣象。

金門農工職校未來校務發展重點在把握職業教育與地區經濟建設結合原則,加強農業、水產、工商各類科教學與實習,以培養地區各項基層建設之優秀人才。同時充實各科教學設備,加強實習教學,培養青年愛鄉觀念,以及確實規劃並執行職校發展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