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特載》走向世界‧登入世界文化遺產‧結合文化創意產業─行銷金門高粱酒/郭朝暉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745
字型大小:

永續推動

2002年金門已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評選為台灣十二個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之一,目前金門民眾已具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正落實紮根之文化資產保存階段,尤其,金門高粱酒可歸屬於戰爭文化下的知名文化資產戰爭工業產品,正進行行銷全世界之企圖;亦是推動戰爭工業成果運用在民營化上成功的新觀念,一種營造、開發、揚名世界文化遺產的運用,將使得戰爭工業文化在未來金門有了新的風貌,亦使其在戰爭文化中展現其重要性。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為聯合國一專門機構,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46年11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宗旨是透過教育、科學和文化來促進各國間合作,對和平和安全作出貢獻;主要任務是:選定和保護具有突出價值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憑藉國際力量來保護人類共同的珍貴遺產,以促進世界各國和人民對於保護這些具有重要價值的遺產進行充分和有成效的合作;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美學、 考古學、科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的紀念地、建築群和遺址,能在一定時期或某一文化區域,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能為一種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獨特或特殊的見證。

世界文化遺產之提報應首先挖掘出全球內台灣深具獨特性之文化價值,尤其是金門的戰地文化是一大特色,而金門高粱酒的誕生更是與戰地文化息息相關,高粱酒是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大捷後,因戰爭政策需要讓國軍大量進駐到金門來,當時金門原本有五萬一千多居民,一下湧入五萬多人的軍隊,糧食和燃料之民生問題成了刻不容緩急需解決的問題;當時金門防衛司令部的司令胡璉將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下決定將原本經由台灣買酒的經費改由台灣買入大米,頒布「一斤高粱換一斤大白米」之政策,並開始在金門大量種植高粱,胡璉將軍當年最感苦惱的是燃料的無著,金門島上原本缺少樹木,到處飛沙走石,島上居民生存已感吃力,再加上大量軍隊來島上設防,與居民爭搶燃料,為解決此一難題,居民只得爭相割取田埂上的防風草、木麻黃落葉,或撿拾牛糞當作燃料;胡璉將軍再幾經研擬及變通的巧思下,終於仿效山東人的種植高粱、燃燒高粱稈的方式,試圖解決此一難題;雖然金門居民大多不以高粱為主食,但高粱稈卻可以當燃料,高粱本身亦可釀酒,想不到胡璉將軍此一構想,不但為金門居民們解決了燃料取得的困難,而且在間接需求的情形下,間接孕育了高粱酒的誕生。

戰爭工業產品─金門高粱酒

戰爭工業產品-名聞國際金門高粱酒的成功,竟是在這般克難的情境下給誕生了,這是任何人都難以想像的故事情景,其內有著豐富生動的戰爭文化內涵可留傳久遠。金門當地居民是在「一斤高粱換一斤大白米」的誘因下,自然樂於配合,於是開展高粱種植面積年年增加,香醇撲鼻的高粱酒生產量也逐年攀升。高粱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別稱有蜀黍、蘆穄、蘆粟、番黍等,高粱本性喜高溫,適合生長於乾旱地區,如金門地區,凡是排水良好之土壤均適宜栽培,微帶酸性的土壤是高粱的最佳溫床,就是略帶鹼性的土壤也可栽種,因此金門地區在種種合適的條件下逐步發展成廣泛種植高粱。高粱酒的成功另外還與當地私釀酒受歡迎的習慣有關,金門原本私釀酒的風氣就盛,原先都以番薯酒為主,後經葉華成先生於1950年在其自宅開設金城酒廠,開始釀製高粱酒,原先葉華成先生本身沒有釀酒的經驗,經多次失敗後才釀製成功,釀出了好喝的高粱酒,而又在大量駐軍之後才開始嘗試飲用高粱釀酒,葉華成先生先是運用頭腦將酒委託在部隊裡寄賣,受到熱烈歡迎之後,經胡璉將軍重視,遂於1952年設立隸屬金防部的「九龍江酒廠」,並聘請葉華成先生擔任酒廠技術課長,由他帶著自己的釀酒師傅與製麴師傅到酒廠工作,三年後葉華成先生離職到金門高中教書,「九龍江酒廠」於1956年更名為「金門酒廠」,且一再逐年提昇及改良製麴技術配合金門氣候,使得高粱酒製麴工藝技術達至顛峰,亦使得金門出品的高粱酒銷售量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金門酒廠就改屬縣政府,民國87年2月民營化,改成金酒公司,成為金門百姓社會福利與地方建設的資金源泉,轟動全台。酒廠的存在已成為金門樸實農村景觀與高粱酒戰爭工業產品結合下的現代科技化酒鄉,如此的故事傳奇有著豐厚的戰爭文化,其文化魅力是深具吸引力,如能藉由世界遺產的導入是可成為文化製造業及文化產業主要的泉源,才能延續如此豐碩文化資產之生命力,也是值得金門推動之重點項目。

借鏡於世界文化遺產

金門酒廠發展的歷史與近現代金門居民的一生牽繫一起,高粱田也成為金門的新地景,不只高粱種植改善了居民的經濟,酒糟也是居民飼養豬、雞、羊等之最佳飼料,高粱酒已成為金門唯一暢通酒,也是婚喪喜慶與祭祀時不可或缺的物品,此外為了讓此一戰爭工業產品發揮更積極的效用,成為城市觀光資源的一部份,結合文化創意產業-行銷金門高粱酒的經營管理更是不可或缺的事。目前台灣已選定和保護具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價值之潛力點,爭取國際力量來保護人類共同的珍貴遺產,戰爭工業產品-名聞國際之金門高粱酒亦可加進此一文化遺產行列之中,其具有戰爭文化中之重要工業遺產,亦是維護世界和平之重要溝通橋樑,可經由金門與全球人共同合作連繫,透過戰爭工業產品之故事傳奇、網路搭設、行銷推廣、文化保存、民族多樣性面貌等主旨,達成介紹金門文化資產特色與保護全球自然環境之目的。未來可朝向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之經營管理努力,借鏡世界已登入世遺的許多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與日本在世界文化遺產之經營管理上已有多年的寶貴經驗,其成效更可以讓我們借鏡,來顯現出金門文化遺產的普世價值及其獨特性、最佳性,又可經由國內、國外之審慎比較後列出其唯一的、有未來的、有前景的文化,備齊提案計畫及完整紀錄,此一文化產業深具世界各大洲之唯一特色,之後再將提案進行遊說,例如可召開國際會議宣傳金門之文化遺產,維持此項文化遺產之完善及品質,尤其可發揮其戰爭文化下所具備之獨特或特殊的見證,有著豐富故事內容、深厚文化底蘊、冷戰時代下唯一之工業產品,進而展現其與金門城市觀光最大的互動關係,政府與民間合作成立推動專責的經營管理組織永續推動。然而,因目前我國非屬會員國之一員,尚待突破,始可完成此一艱鉅的任務,逐步完成每一階段任務,將可帶來人民的榮耀。

結論

綜觀歐洲及日本許多國家之世界遺產經營管理體系並不是完全依賴政府體制來執行,而是藉由法令的規範與保障下允許成立特別的組織來負責,金門民眾經政府密集地宣導已具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亦可藉由金門酒廠之豐富經營管理的彈性與活力,輔助政府成立專門組織,推動金門高粱酒登入世界文化遺產,並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行銷世界,帶動金門觀光事業。尤其,亦可藉由申請程序過程中學習促進文化資產旅遊專業之執行,從遊客與經營管理人員的相互交流分析、語言訓練經驗、接待人員訓練經驗、資料之保存等,採取合理的措施、具體服務的方向、成立訊息中心、管理中心、網頁行銷等帶來相關新訊息,並與他國合作及參訪活動,達到雙贏的效益,並可從其他國家之文化資產觀光資源之認識與比較,達到相關國際文化資源的觀念與運用,這些皆可作為登入世遺之全面宏觀的認識。(作者為金門縣文化局課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