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研商海印寺大雄寶殿改建可行性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392

金門縣政府昨日召開研商海印寺「大雄寶殿」改建方向及可行性方案會議。研商結果,將由海印寺寺方及金門縣佛教弘法基金會請建築師做整體規劃,向主管的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出申請。金門縣政府也將扮演聯繫窗口,並編列部份預算參與。

這項會議,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起在縣政府第三會議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曾偉宏、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縣府民政局長洪國正、專員吳世榮、建設局及海印寺住持釋性海及金門縣佛教弘法基金會多位委員出席參加。

縣長李炷烽指出,金門發展是一體的,很多事情可以溝通協調,尤其對於對的事情要堅持,施政難免都會有負面聲音。而公務人員惟有勇於承擔,才能對得起百姓。他也舉例指出,古寧頭一段二千五百公尺道路改善,受限於國家公園法要分二次施工,拖了一年半之久才完成,造成居民怨聲載道,因此,不要本位堅持過甚,相互合作才能有志一同讓金門更美、更好。

李炷烽和海印寺住持釋性海也對於海印寺「大雄寶殿」改建,認為後殿在民國六十年以水泥整修,不符合閩南傳統建築樣貌,和為體現海印寺悠久歷史,且由於樓梯太陡,爬起來不方便又安全堪慮,做改建並兼顧觀光人潮和朝山禮佛,都可以朝整體規劃來進行,並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能大力支持、協助。對此,金管處處長曾偉宏也以海印寺宗教信仰教化民心,建議由海印寺和管理處有聯繫窗口,來做溝通推動。計畫報上來,管理處也會先審核再報內政部。

在海印寺的古蹟修復工程已經完成,縣長李炷烽也曾和金門縣佛教弘法基金會成員一起會勘,希望把大雄寶殿、蓮花亭、宏願堂、長壽堂打掉重建;此外,石門關內的擋土牆,也必須進行美化。

李炷烽希望讓海印寺在宗教和觀光上,展現更吸引人的風貌,尤其是在開放大陸客來金後,可以吸引更多遊客來此朝聖。

海印寺在太武山兩最高峰間凹地,原名太武巖寺,始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是一創建達八百多年的古剎,經過幾次重修,於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時遭砲火毀壞,民國四十九年由國軍重建至今。原係供奉通遠仙翁,今日所供奉的主神則是觀音菩薩,配祀有十八羅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