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際環境島嶼研究學者來金田野考察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573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蔡慧敏昨日率該所師生、瑞典、荷蘭、美國等多國環境島嶼研究學者一行十多人,到金展開二天的田野考察,並於昨日下午拜會縣長李炷烽。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蔡慧敏等人係於昨天下午一時許前往縣府拜會。成員主要包括:瑞典隆德大學社會經濟地理學系系主任Prof. Eric Clark;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地理學系教授Prof. Mats Widgren;瑞典隆德大學人類生態學系教授Prof. Alf Hornborg;瑞典隆德大學人類生態學系系主任Prof.Thomas Malm;荷蘭萊登大學環境研究所所長Prof. Gerard Persoon;美國威斯康新州大學遊憩資源及體驗教育研究所教授Prof.Steven Simpson等,以及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碩士研究生多人。

縣長李炷烽表示,雖然廈門高樓大廈林立,但金門不必羨慕,金門目前的田野風光,另有發展的方向與可能。

李炷烽指出,金門是中國傳統文化保存最純粹完整的地方,因為金門先祖都是由中原遷徙而來,大陸受文革影響,傳統文化受到很多破壞;台灣又受到日本、西洋文化影響,因此,金門應該是最正統的。

李炷烽希望將台灣美好的一面,透過金門傳播給大陸;也希望藉由大陸的部分經驗,解決台灣目前的困境。

李炷烽強調,兩岸雙方政府的政策各有不及,台灣民主太過,大陸則嫌不足。台灣的民主自由,因為欠缺法治觀念,就像當年的文革一樣;從民主制度來看,台灣走得太快,大陸又走得太慢,由於人民生活、教育水平、經濟能力未達一定水準,台灣還未學會走路,就要學跑,因此難逃失敗命運。

瑞典學者也關心國家公園設立對金門整體發展的影響,李炷烽說,台灣的國家公園都是設於高山或離開人群一段距離,相關法令原是為這樣的背景而制定,金門國家公園是後來才設立的,當初立法並未完全符合金門地區與民眾需要,因此,還需要檢討,以符合金門地區民眾需求。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