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籍汶萊僑領劉錦國榮膺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

發布日期:
記者: 洪志慶/烈嶼報導。
點閱率:1,271
字型大小:
縣籍汶萊僑領劉錦國榮膺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

縣籍汶萊僑領劉錦國榮膺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

汶萊華人最高領袖丕顯甲必丹拿督劉錦國,以傑出的成就,榮獲亞洲太平洋區企業家機構頒發「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的至高榮譽,小金門親友和鄉親也深感與有榮焉,是金門人的榮耀。

老家親人 開心致電祝賀

烈嶼鄉上林村籍的汶萊丕顯甲必丹拿督劉錦國,金門的老家,有二嫂蔡碧珍及姪子劉溪丁昆仲等親人。現任國立金門高職園藝科主任的劉溪丁說,他叔叔旅居汶萊已有70年,一向關心家鄉事,對家鄉事務出錢出力,十分熱心的他,這次榮獲亞洲太平洋區企業家機構頒發「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可說數十年來,華人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全家人開心的致電祝賀,同享光耀祖先的成就。

劉溪丁說,他叔叔接受此項榮譽的獎項,對於國內外親友或來電致賀、或登報賀喜,銘感無任。他叔叔也藉報端,表虔誠敬謝之意。

劉錦國僑領也和家人一起分享這一份榮耀,也謙虛的將功勞歸功他的妻子和三位愛子、媳婦,他說,這一份殊榮,是合家之成就。他的長子劉孝偉負責百貨公司經營,及負責大陸採購事宜;次子劉孝德負責五座農場及倉庫物流中心;三子劉孝君負責超級市場,及東南亞採購事宜。三個愛子分工合作,各有權責來經營家族的事業,事業版圖愈來愈擴大,是汶萊舉足輕重的企業家。

烈嶼鄉公所秘書呂合成和僑領劉錦國有深厚的情誼,呂合成十分敬佩劉錦國僑領在海外奮鬥的成就,他說,劉錦國僑領的成就,不僅是金門人的光榮,更難得的是劉僑領對於金門家鄉的這一份熱愛之情,七十年來不曾稍減,而是愈來愈濃烈,早年,劉僑領出錢出力的贊助故鄉的建設、關心家鄉的教育,近年來,更是經常帶著第二代、第三代的子孫回到根源地,要讓子孫慎終追遠,不忘本,繼續的「接棒」,來回饋金門家鄉,這一份用心,更彰顯了海外僑人「心繫故里」的情懷,「月是故鄉的圓、水是故鄉的甜」。

在鄉公所服務幾十年的呂合成,更是憶及民國七0年代,大、小金門各項建設還不是很發展,劉錦國僑領不僅出錢贊助地方的建設、學校的教育,還贊助烈嶼民眾服務社的擴建經費,甚至還幫烈嶼鄉公所買了冷氣等設備,讓鄉親有更舒適的洽公環境。呂合成說,劉僑領也深知金門民眾敬畏神明,相當重視廟宇的建築,於民國七十八年間,就主動捐款贊助羅厝的西湖古廟重建以及八十三年的東坑清雲祖師廟的重建,九十六年,清雲祖師廟的戲台啟用,劉僑領還特別從大陸廈門請來高甲戲酬神,對於家鄉的重視和關心,深得鄉人的敬重。

關心故鄉 深得鄉人敬重

呂合成說,劉僑領將事業交由其子來「接棒」,有更多的時間來關心家鄉事,還會經常從僑居地打電話和金門的親人、好友連絡,瞭解家鄉的狀況,只要家鄉的事,一定會全力的支持。

呂合成說,去年的5月中旬,劉錦國僑領帶著夫人,以及長子、長媳、長女、長婿等人返鄉祭祖,拜訪故鄉和親人,受到家鄉親友的熱忱歡迎和接待。

呂合成說,劉僑領在海外奮鬥幾十年,以傑出的成就,獲得汶萊華人最高領袖丕顯甲必丹拿督的頭銜,事業上也獲得國際的肯定,榮獲「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的至高榮譽,劉僑領的成就和熱愛家鄉,也是所有金門人引以為傲,更是家鄉後輩學習的典範。

劉錦國由其子陪同領獎,他也真情的道出獲獎感言,他說:一生勤勤懇懇,俯仰無愧天地,膺此榮銜 ,雖不敢妄自誇耀,卻與有榮焉。除感激主辦單位之抬愛以外,個人之些許成就,不敢自專,竊以為實因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因素所共襄就,為他時時所感激之。他也不忘先賢、祖上之恩德與護佑,將千年累積之智慧與睿智,粹化淬礪為精銳哲理名言,內化成優良的傳統品德,諸如堅毅不拔、刻苦耐勞、不怨天尤人、感恩圖報等與天、與地、與人相處相和之道。

功在汶萊 獲頒拿督勳章

家和萬事興,劉僑領感激他的夫人之不離不棄,相夫教子,更胼手胝足、親力親為,夙夜劬勞,率領子女,為家業拚搏。三子與四女,自幼秉承庭訓,兄弟姐妹坦誠相待、互助無間,更能鍥而不捨、不屈不撓、開創新機,將事業不斷深廣擴充。因此,《企業家終身成就獎》應是合家之成就,不該個人掠美。汶萊政府和國內外各界人士的提攜、信賴、鼎力支持和無微不至的關愛,也是居功厥偉,他永不會忘懷,也藉此對國內外各界表示謝意。劉僑領說,獲頒《企業家終身成就獎》是他個人的榮幸、也是闔家大小的榮耀,更是對各界不懈支持的肯定,這一份隆情厚誼,他寸衷感激,並藉報端肅此申謝。

劉錦國僑領,1920年出生,現年88歲,為汶萊華人敬重的長者及華人領袖。劉僑領創設「華和」,為汶萊最大型的連鎖百貨商場,同時經營超級市場、農場以及種植業,龐大的事業體全數為獨資經營,是汶萊華人企業多元化的成功範例。

劉錦國僑領在2004年4月21日獲汶萊蘇丹陛下賜封華人宮廷大臣『丕顯甲必丹』,實至名歸。成為華人最高領袖之後,劉僑領儘管已逾80高齡,仍然勤于奔走政府以及華社之間,促進汶萊華人與政府乃至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聯繫,提升良好的合作關係。

劉錦國僑領也積極為汶萊國家慶典做出貢獻,並以身作則的捐獻資金,拋磚引玉帶動汶萊華人為國家慶典做出奉獻,以示對蘇丹陛下和國家的效忠。劉僑領的努力以及奉獻,在華人社會以及政府部門皆有目共睹,2006年7月15日,在蘇丹陛下華誕慶典上,獲賜封帶有『拿督』稱號的有功勳章。

華和百貨 寫下商場傳奇

劉錦國僑領祖籍河南彭城,歷代承傳儒醫。劉僑領的高祖父兄弟六人,輾轉遷徙至福建同安縣城內鄉。曾祖父劉普瑞遷至小金門上林村高厝。劉僑領7歲入學,16歲時因為日本入侵中國,只好輟學投入工作。

1938年,十八歲的劉僑領,依依不捨的由父親送到大金門,隻身乘搭可載三百人的火炭船『金申輪』到廈門,在兩年的輾轉期間,先後到達香港以及新加坡,最後在汶萊落腳,那年他已經20歲正值壯年。劉僑領抵達汶萊之後,先在姊夫的雜貨店工作,經過多年的奮鬥以及努力不懈,終於在1947年創設「華和」寶號,幾經辛苦經營,劉僑領的小生意倒也做得有聲有色,利潤也逐漸增長。1950年,劉僑領與妻子林桂英完婚。他們育有7個子女,3男4女。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現今,劉僑領夫婦擁有16個內外孫,以及1名外曾孫。

「以信譽為保證,以薄利來多銷」。劉僑領從小生意中印證古人的金玉良言,果然沒錯。以後,他的生意擴展到百貨行大量進口再銷售,均不忘此一商業基本信條。「華和」百貨在蘇丹基金商業大廈分行的營業,體現了汶萊終於出現本地化的高級大型百貨超級市場。蘇丹基金大廈「華和百貨商場」的帳目,庫存,銷售,人事和一切統計,分析,全都電腦化,再次將最新科技,引進百貨業,在當時算是最先進的百貨企業。

蘇丹基金大廈「華和百貨商場」在當年開張,也獲得蘇丹陛下御駕主持開幕,丕顯甲必丹拿督劉錦國舉家出席迎駕,寫下「華和」百貨商場輝煌的一頁。迄今,劉錦國僑領和他的兒子在汶萊開設了9間華和百貨商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兒子連續三年,即2005年、2006年,以及2007年開設了三間大型百貨商場。今年,劉錦國僑領又榮獲亞洲太平洋區企業家機構頒發亞太企業家終身成就獎,這可說是對他在百貨商場和農場經營上的最大肯定。

目前,劉錦國僑領的「華和」百貨業已經全權交由孩子們負責,自己則專心在華社以及國家慶典事務上奔走,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出錢出力,回饋國家社會,贏得各界高度讚譽。除此以外,劉錦國僑領也在多年前設立華和文化基金,希望繼續傳承中華文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