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坑道廣播電台亟需鄧麗君魅力加持

塔山坑道廣播電台亟需鄧麗君魅力加持
「君」曾在前哨,「何日君再來」?金湖鎮塔山坑道廣播電台(金門廣播電台)的營運,需要鄧麗君的魅力加持!金湖鎮民代表會的代表期望金湖鎮公所從這個方向努力。
金湖鎮公所昨天向金湖鎮民代表會提出「塔山坑道廣播電台觀光點未來營運說明」;鎮代會副主席翁伸金希望把女青年工作大隊當年參與心戰喊話的情景,模擬再現;鎮民代表陳向鑫則希望金湖鎮公所能與「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聯繫,設法取得鄧麗君的肖像權,把鄧麗君當做主題,成為塔山坑道廣播電台的特色。
陳向鑫表示,他已經不厭其煩地一再重提這個建議,因為金門對台灣人已經沒有吸引力,但鄧麗君對大陸人卻有吸引力!如果塔山坑道廣播電台想要區隔其他景點,就應該能在景點內規劃與鄧麗君有關的主題。
翁伸金表示,任何景點都應該要有自己的主題;塔山坑道廣播電台的主題,應該與心戰喊話有關。他希望金湖鎮公所能設法連繫過去曾在「女青年工作大隊」服務過的成員,訪談過去參與心戰喊話的種種,於模擬後重現。
翁伸金還建議成立錄音室,讓遊客可以實地體驗心戰喊話的感覺,再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做紀念。
根據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網站的公告的資訊:鄭麗君首度赴金門勞軍是在一九七四年四月,當時她是二十一歲。一九八零年三月,她獲得金鐘獎的「最佳女歌星獎」;同年十月又到金門勞軍。一九九一年三月,她最後一次到金門勞軍,當時是三十八歲。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她(四十二歲)在旅遊時因氣喘病發猝逝。
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末,鄧麗君的歌曲開始傳入中國大陸,獲得「十億個掌聲」的美名。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鄧麗君以《何日君再來》一曲,在華人社會中造成轟動,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及拉斯維加斯凱薩宮、洛衫嘰音樂中心登臺演唱;她是第一位在當地演出的華人女歌手。
據香港寶麗金唱片的統計,自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三年,鄧麗君在香港的唱片銷售達五百萬張,創下華語歌壇的空前紀錄。她的歌曲進入中國大陸後的數十年,各種形式的專輯發行量不計其數。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
根據《青年日報》的報導,女青年工作隊成立於民國三十八年,於民國九十四年六月三十日正式解編。
金湖鎮公所建設課課長張瑞心表示,在金門廣播電台(塔山坑道廣播電台)再生利用細部設計的構想中,已有「君在前哨」的構想,希望透過設施、圖片、文字及音樂播放,重現鄧麗君勞軍、廣播或活動的情形。不過,公所行文給金防部、軍史館,得到的答案是沒有相關資料留存;去函給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則沒有得到回覆。不過,未來進行細部設計時,會再接觸看看。
「塔山坑道廣播電台觀光點未來營運說明」是由金湖鎮公所觀光課課長黃天順進行報告。根據報告的內容,塔山坑道廣播電台早期由女青年工作隊駐紮,負責對大陸實施心戰喊話。駐軍撤離後,金湖鎮公所為回應民意,曾於民國九十二年進行內部燈光改善工程;又於九十六年爭取經費改善。目前已完成地面鋪設、照明、排水、通風、牆面等基礎工程;已完成的內部工程及軟體工程則包括:植栽美化、導覽架、解說牆、歷史照片牆等。
在未來的營運上,可能採取委外管理或由金湖鎮公所自行經營管理,但因金門地區的觀光客數量逐年下降,目前較不可行-以陳景蘭洋樓為例,已經兩次流標。
由於委外暫不可行,因此金湖鎮公所目前只能暫時派遣人員進駐,等內部條件充實、外在環境許可後,才能考慮。
昨天是金湖鎮民代表會第九屆第五次定期會第三次會議,除了報告及討論塔山坑道廣播電台(金門廣播電台)的營運外,鎮代們還有鎮務工程考察的行程;考察的地點包括下湖水庫(聯外道路)、峰上天后宮(涼亭及植被)、新塘垃圾場(排水、洗車場、停車場)。鎮代蔡乃靖、陳水德等,曾在會勘後,提出意見。
關於塔山坑道廣播電台(金門廣播電台)的討論,翁伸金還建議多用太陽能取代傳統能源,以符合世界潮流。張瑞心表示,使用太陽能是一個趨勢,但起步時的投資很高也很貴,目前可先做規劃,等經費許可時可再做。
鎮代會主席呂瑞泰表示,對於各個景點的開發,希望金湖鎮公所一定要想到後續要怎麼經營管理,要有前瞻性、未來性並慮及後續效應,不要開發之後就丟在那邊,以免浪費公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