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百變警方籲民眾當心
面對詐騙犯罪手法日新月異,民眾稍有不慎,或因未能小心查證,極有可能被騙,為強化民眾預防詐騙的警覺性,減少被害機會,金門縣警察局訂定預防詐騙家戶宣導計畫,由員警配合勤務以「親身宣導」方式告訴民眾詐騙手法與預防之道,以減少民眾因接收資訊慣性,或因生活環境單純,及無法知悉預防詐騙因應之道而被騙的案例發生。
縣警局表示,這項預防詐騙家戶預防宣導之實施,係配合各項警察勤務活動執行,由警方印製防詐騙的宣導資料,由勤區員警於家戶訪視時「親身宣導」,用以彌補大眾傳播媒體之不足,同時也提供民眾最新犯罪治安警訊,除可加強自我安全防衛意識,同時亦可增進警民良好互動關係,積極宣導「社區聯防」共識,並進一步運用志工協助警力,推動預防詐騙宣導工作,建立社區自衛體系。
縣警局也列舉了目前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提醒民眾務必小心防範,包括:
假檢警詐騙:以個人資料遭歹徒冒辦身分證、健保卡、電話門號,再以警察機關辦案為由,誆稱涉嫌詐欺犯罪,必須監管帳戶,誘騙被害人匯款或當面交付現金給冒充法院官員之歹徒。
購物個資外洩詐騙:詐騙集團以「資料拼圖」或「駭客」手法,侵入網路及電視購物業者電腦資料,盜取消費者交易資料,再以竄改來電顯示手法,冒稱購物及銀行客服人員,要求消費者操作自動提款機,或將現金存入指定帳戶或匯款。
中獎詐騙:以網路交友管道,或直接電話通知被害人,因抽獎或轉投資「香港賽馬協會」或「科技公司」價值百萬元的獎品、彩金,需先繳交稅金或入會費始可領取,再編造種種名目,誘騙被害人多次匯款。
綁架或親人出事詐騙:以電話通知家人在歹徒手中,必須匯款才會放人;或電話通知正在服兵役之家屬,因出外鬧事打架必須賠償醫藥費,誘騙被害人匯款。
援交詐騙:網路聊天室為詐騙管道,先以交友培養感情套取個人家庭、就業狀況,再以相約見面前必須以自動提款機辨識軍警身分為由,誘騙被害人於多次操作後,誆稱操作錯誤需賠償,恐嚇被害人多次匯款,若不從則以公開援交事實恐嚇。
假親友詐騙:歹徒事先握有個人親友或交往資料,假借親友名義,以電話通知發生緊急事故需借錢應急,被害人未加查證匯款至指定帳戶,於聯絡本尊親友後始發覺被騙。
其他詐騙:以求職、貸款、網路購物等為釣餌,誆騙被害人匯款或交付個人身分證、帳戶,另如金光黨、租屋、購屋、擄車等其他詐騙手法。
縣警局局長林文全指出,警方希望藉由此項家戶宣導,強化民眾普遍具有預防詐騙的警覺性,減少被害機會,同時透過員警於執行勤務時的關懷、探訪,增進警民的溝通與互動,宣導相關犯罪手法與預防因應之道,使民眾得以提高保護自己生命、身體、財產安全的警覺,避免遭受不法侵害,共同建立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