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中小致力校園綠化楊永立肯定耕耘成果
金寧中小學校長許維民、家長會長楊永立昨日帶領學校師生進行苗木以及有機植物的栽種,一起為學校的生態環境,盡一分力量。楊永立肯定該校師生辛勤的耕耘成果,已讓寧中小的校園,綠意盎然,充滿綠意和活力。
金寧中小學一連三天舉辦校園「廚餘變黃金」研習,該研習有別於以往的校內研習是只針對教師增能;這次是全校教職員工及學生通通參與研習,課程設計也涵蓋多個面向和不同需求。
校長許維民表示:校園「廚餘變黃金」研習是依據金門縣97年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計畫子計畫三辦理的校內研習,他說,金寧中小學校園離市鎮較遠,學校生態環境優良而完整,學校也注重環境教育,不僅是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環境概念,學務處也在生活中努力落實營養午餐廚餘回收及校園落葉製作堆肥的活動,總務處同仁也在校園綠化和校園環境面上共同營造綠色校園等工作。
昨日第三天的活動主題是,─校園有機廢棄物變黃金─校園堆肥。由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黃裕銘副教授帶領大家進行廚餘相關流程探討與實作,包括:廚餘與落葉堆肥製作原理、校園綠化植物廢棄物及廚餘成分特性分析、廚餘堆肥實際操作等項目,讓大家不僅對於堆肥的製作流程和特性充分了解,也實際比較不同成分比例的廚餘在經過半天的發酵後,已經發現有所不同,這也是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良好題材。
活動中,也由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研究員楊秀珠進行有機農業之病害整合管理探討,課程包括:有機農業簡介、有機栽培病蟲害防治及有機農業保護資材介紹及有機栽培作物實際操作等項目,楊博士長期在金門輔導農民進行安全蔬菜栽種,協助農民安全而適當的使用肥料及農藥,課程中並釐清很多關於有機農業的迷失概念,她強調有機栽培的作物整合管理,是從田間耕作環境、種苗、種植方式與季節、病害防治與管理及安全和適當使用農藥等一系列流程介紹有機栽培,使研習的教職員工真正了解適時適量的使用農藥遠比標榜有機但是標準混淆的有機產品更能夠掌握品質。同時也讓參加研習的教職員將多種香草植物、忌避植物(能夠釋放出某些對人體無害但能使危害作物的昆蟲或病源遠離的植物)如檸檬香茅、孔雀草、佛手香等種植在校園的小農夫菜園中。
活動中也安排有簡短的有機農業簡介與病蟲害防治介紹,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分組進行不同植物的栽種,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分株、扦插、換盆等有機栽培技術,同時也在活動中印證了植物器官的構造和植物無性繁殖的特性,這些活動過程的苗木也栽種在學校苗圃中作為教學與美化校園環境的種苗。
金寧中小學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能夠落實環境教育的理念,並促進師生共同的學習與成長。許維民說,「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如果能夠將校園的廚餘與有機廢棄物善加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垃圾量,製作的堆肥有可以變成有機栽培的資材,不僅使環境更美好,也可以創造財富,真是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