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召開「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502
縣府召開「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

縣府召開「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

縣府昨日召開「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委託研究計畫期中報告審查先期會議,先期彙整各局室意見,俾利後續向中央爭取,做為釐定地區未來完整規劃方案的參考依據。

縣府研考室說明,總統馬英九於97年8月24日蒞縣邀集地方各界人士舉辦「金馬全方位建設座談會」,會中金門縣向總統提出金門縣發展面臨的七大問題,並提出八項建議對策,請中央協助解決。  

總統指示責成經建會於97年度年底提出「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報告」,經建會隨即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辦理規劃案,該院先後蒞金辦理一場座談會、3次業務洽談。 

中經院所研擬的規劃方案期中報告多達三、四百頁,全案訂於97年12月2日於經建會辦理審查,金門縣政府將由副縣長楊忠全、研考室主任陳朝金出席與會,為先期整合金門縣內部意見,因此邀集相關局室討論,另外,為讓方案更具體可行,縣府也行文給議會各位議員提供建言,俾利彙整意見,向中央表達地區心聲、發展需求。

七大困境 有待突破

縣府表示,金門地區現階段面臨七大困境,包括:

一、聯外道路急需改善:(一)尚義機場原設計年運量為100萬人次,96年已達146.6萬人次,空間容量尖峰期超過原設計約55%,尤以今年六月十九日擴大小三通後,擴建需求更顯迫切;(二)金門港係一港三區(料羅、九宮、水頭),料羅碼頭以台、金貨輪運輸,已超過飽和,九宮碼頭供大小金門海上交通,水頭港區為小三通碼頭,通關空間及靠泊設施不敷需求,港埠新建工程進度遲緩,未能符合地方發展實需。

二、就業市場狹小,形成人口外流,人口結構兩極化,近年人口數雖有成長,卻是政策失當所造成之假象,如何鼓勵優質人口回流,為重要課題。

三、基礎設施不足,且無政策獎勵及法規鬆綁之誘因,難以招商引資,刺激產業發展。

四、稅收有限,財政收入端賴金酒盈餘挹注(佔35%),係單一財源,面臨大陸白酒頻頻叩關,值得憂慮。

五、水資源不足,且嚴重優養化,影響民生用水,及各項產業之推動。

六、金門本島及各離島之軍事設施可轉化為國際級之觀光資產,惜未作有效之整理規劃、整建、經營。

七、消費人口(在地約5萬人,觀光人口約45萬人)因未成長,無法提振經濟活力,宜針對大陸人士來金手續做適度鬆綁。

由於金門地區面臨各種發展困境,縣府因而向總統馬英九提出八大對策,主要有:

一、小三通人員往來正常化實施後,金門縣政府具體因應措施建議。

二、簡化大陸觀光客赴金門簽證手續,優先開辦大陸人民來金免簽證旅遊。

三、金門宣示為「非軍事區」,成立「國家軍事博物館」,做為兩岸邁向軍事和平的起步。

四、為因應擴大小三通,建請調整、擴充金門航空站旅客服務空間,及機場陸側區發展計畫第二、三、四期工程併同第一期工程整體施建,以應實需。

五、請支持興建金門(烈)大橋。

六、金門縣與中國大陸間之「金廈和平大橋興建計畫」請列為兩岸會談協商主要議題。

七、為有效解決金門地區長期缺水及水質不佳之問題,請同意金門自大陸供水。

八、建請同意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改名為金門大學。

縣府研考室表示,「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計畫目的在於:兩岸關係和緩,在擴大小三通、全面大三通及兩岸產業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金馬地區未來中長期的經濟發展策略相當重要;該研究將針對金馬地區未來產業發展進行分析與規劃,並研擬具體可行之產業發展策略及相關建設計畫,以作為未來政府推動金馬地區中長期發展及施政之上位計畫。

據瞭解,「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重點包括:整體研究架構;金門的定位及發展目標;金門產業發展評估及規劃等。

發展方向 繪好藍圖

整體研究架構則包含:影響金馬經濟發展因素;金馬的定位及發展目標;可能產生的商機及威脅;可能的影響評估及規劃;中長期整體發展策略建議。  金馬的定位計有:區域定位;產業定位;發展定位。 金門發展的目標在於維持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經濟,並朝下列方向發展:生態休閒觀光島;教育文化知識島;養生醫療健康島;購物天堂免稅島。  

金門整體產業發展策略,規劃以觀光業為發展軸心,善用對岸資源(包括:基礎建設、觀光客源、醫療需求、教育需求及精品購物需求等);善用台灣產業及人才優勢(包括:觀光、醫療、教育等產業基礎及專業人才);創造獨特優勢(例如:兩岸政策試點、戰地文化、免稅天堂等);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例如:地方特色產業、醫療產業、教育產業、精品免稅商店等)。

規劃方案中,也分別研擬各項產業發展策略,包括:觀光產業;教育產業;醫療產業;金門地方特色產業;金門其他潛力產業-推動「精緻免稅購物島」策略。

縣府希望規劃方案中對金門的定位要清楚、明確,不要以台灣本位,或是所謂「試點」來看待金門,應做出有利於離島地區發展的策略,例如金門與大陸接近,存在邊區型態,因此要有境內關外的理念,要充分運用金門地理上的優勢,符合離島的特性需求。否則以台灣現有的法規,根本無法適用於離島發展,即使金門地區採試點試行完畢,也未必適用於台灣。

另外,昨日會中也討論到:採購法的限制;爭取金烈大橋明確優先列入推動計畫,並由總統宣示興建;金嶝大橋納入兩會協商;國家公園的配合問題;如何引進長住人口;如何吸引人才來金;定量投資移民的作法等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