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廈應整合資源共享經濟成果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536

記者李增汪/縣府報導
由於兩岸關係和緩,在擴大小三通、全面大三通及兩岸產業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金馬地區未來中長期的經濟發展策略相當重要。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等,就針對經建會委託,進行「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研究,該研究係針對金馬地區未來產業發展進行分析與規劃,並研擬具體可行之產業發展策略及相關建設計畫,以作為未來政府推動金馬地區發展中長期施政計畫之參考。
在針對金廈生活圈之可能發展及影響研究上,中華經濟研究院等指出,金門與廈門兩地因地理位置相鄰,透過地緣關係,整合彼此資源,共同創造和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並可朝「兩點、一線、兩輻射面」的發展模式。而金門應充分掌握自己的定位及未來發展策略, 利用「金廈生活圈」的整合優勢,避免在「小三通」邁向「大三通」之際被邊陲化。
有關金門觀光產業方面,規劃研究也認為,目前金門小三通旅客屬於中轉對金門觀光事業貢獻有限,以及未來大三通進而會取代目前部分中轉旅客的情形下,發展金門觀光事業的中長期規劃,必需跳脫大小三通的思維,強調金門本身的地理位置優勢,結合大陸廈門地區的觀光資源,根據不同的觀光客源,就觀光資源進行各種型式的包裝,以突顯金門地區觀光的特色。
而就此可以由以下三層面加以推動,包括:開發大陸至廈門觀光之內地遊客;將台灣至廈門觀光之遊客延伸至金門;開發國際赴廈門遊客至金門觀光。未來將以上述三種模式為主軸,定位金門中長期觀光產業發展規劃。而在每一種模式下,具體的研究項目上,則著重:(1)與廈門合作,規劃旅遊行程。(2)結合其他重點產業提升觀光能量。(3)金門形象行銷。(4)相關軟硬體之配套規則。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等也建議,在中期發展策略上,中央可先針對在大陸投資的台商進行招商作業達成若干規模之後,再強化對中國廠商進行招商;規劃研究開放大陸勞動力到金門的可行性;建立嚴謹的檢驗標準、流程及認證措施;加強基礎建設(包含交通與充足的水電);鼓勵台灣金融業於專區內設置「國貿金融服務中心」,針對專區內廠商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務(如海外聯合徵信、信用狀、外匯金融避險商品等);吸引國外專業行銷公司進駐,針對整體園區、廠商、金門整體形象進行系統性的國際行銷。
在長期發展策略上,則建議中央研擬專區管理收入回饋制度(回饋金門當地建設、強化專區內檢驗與包裝品質,深化行銷品牌經營);建立區內專業人才培訓中心(如流程管理、國貿、行銷等),以建教合作方式,與高級學術院所進行交流與合作計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