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發展遲緩兒童推委會新任委員出列

教育局長李再杭(左)昨頒發新聘書予歐天元等早療推動委員。(翁碧蓮攝)
記者翁碧蓮/縣府報導
發展遲緩兒童,需要大家關懷!金門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昨召開第二次會議,教育局長李再杭頒發聘書予歐天元等十三位新聘任委員,會中決議通過「維持早療工作會報維持原有名稱不更動」等三項提案,新委員提供諸多寶貴的意見。
這項會議昨上午在縣府第二會議室舉行,由教育局長李再杭主持並頒發新聘證書予陳天順、歐天元、吳東昇、林美瑗、林惠芳、林玉真、雷游秀華、李錫盛,以及劉瓊瑛、施美珠等新聘委員,社會局長許乃權及執行小組成員謝惠婷、薛素姿、許美鳳、何應松、錢佩蘭及范金敏等在場與會。
林美瑗提議,早期療育按總人口數5659人新增人數163人來計算方式通報率高達41%應計算有誤(可利用內政部兒童局提供之計算方式計算,並於下次會議中修正通報率)。0-6歲之早期療育基於資源使用之公平日托班與教育系統之療育個案應區隔來使用,才不會將資源集中於少部分個案。
林惠芳指出,按金門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實施要點,先在各小組內做橫向溝通及討論,可將小組內產生之問題提委員會討論。
針對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個案之通報、個管療育資源之使用、轉銜服務之應用應統計分析,有基本資料才能了解地區療育個案通報個管及使用資源之情況。
雷游秀華則提議,從通報到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進入聯合評估時間中心應進行管控,以台北市的經驗是不能超過45天。應加強小組工作之連續,各局室之負責人至少要有一人參加,先取得共識才能進行整合。
林玉真主張,對於教育系統24位已經確定為發展遲緩卻不願意進入早期療育系統接受之個案,請中心再進一步加強溝通,避免個案接受療育之權力被剝削。吳東昇也建議,對於療育資源取得不易,經費整合後可委託復健醫學會、復健科診所或復健醫學公會等,以專案委託方式由相關之專業協會來執行,應可節省相關費用,並解決專業人力不足之現象。
昨通過三項提案: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聯繫工作會報名稱維持原有名稱不更動。為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每週借用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三個時段進行復健,分擔相關費用案。為了解本縣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業務執行之情形,建請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於委員會議時非專題報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