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經濟合作契機擬召開研討會

大陸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會長蘇福倫一行昨抵金門縣政府拜會,李縣長與來訪的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成員合影。(楊水詠攝)
大陸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會長蘇福倫一行人,昨日抵金門縣政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的歡迎與接待;這次,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來訪,希望增進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金廈兩地經濟發展與繁榮。
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會長蘇福倫一行人,是在本(十二)月二十三日循小三通中轉到台灣進行一個禮拜的訪問交流;昨日,他們一行人,由台再回到金門,在下午一時三十分左右,抵縣府拜會李縣長,相見晤談,場面甚為愉快。
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會長蘇福倫表示,自兩岸開放以來,有許多的大陸企業想來金門投資;但是,礙於政策的不明朗,遲未展開投資。因此,計畫來金門召開一項經濟研討會,透過雙方的集思廣益,增進合作交流,促進金廈兩地的經濟發展與繁榮。
李縣長表示,金門縣預定明年一月上旬,將赴香港招商,吸引香港和大陸等地廠商來金投資,促進金門的經濟。屆時,他也希望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能前往共襄盛舉,增進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
李縣長也談到了「金馬地區兩岸交流協會」與「廈門市兩岸交流協會」,2001年3月2日在廈門賓館集賢廳,雙方簽訂「加強廈門金門民間合作協議」(簡稱兩門協議),當年的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是見證人;金馬地區兩岸交流協會簽署人有他本人及吳成典、曹原彰、謝承春;而廈門市兩岸交流協會簽署人有:楊金興、黃呈建、周天賜、朱子鷺,開啟了兩岸交流的新頁,主要協議有七大內容包括:通商、通郵、通航、供水、供電、文教合作、貿易合作。
目前兩岸事務的推動、以及兩岸各項的交流,都是在「兩門協議」原則下進行。回首八年來,很多鄉親已經從小三通獲得很多發展機會,金門民眾視野也開闊了,也提供下一代金門子弟更多發展的機會。
在這次來訪的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成員中,有一位廈門市東石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周天賜,他也是當年簽署「兩門協議」四位陸方代表人之一,推崇李縣長在兩岸小三通交流厥功甚偉,並為兩岸交流寫下歷史重要的一頁。
周天賜受訪時表示,當年金廈兩地對互相來往交流,抱持很大的厚望;雖然兩地有差異性,但開放小三通以來,感覺很好,希望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之下,共同合作振興金廈兩地的經濟。
對於未來兩岸的交流,在新的一年到來,廈門市東石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周天賜說,他對於將來的兩岸交流、合作,充滿了信心與希望,且將邁入新的另一階段。
回憶當年「兩門協議」的簽署,李縣長談到了當年努力的艱辛過程,並說當初金馬地區兩岸交流協會與大陸廈門市兩岸交流協會簽署兩門協議,是冒著很大的風險;但基於鄉親利益為先考量,總要有人去嚐試突破,見機不可失,簽署之後再把協議內容傳真給陸委會,當時的默契就是「只能做、不能說」。
兩門協議內容書為:「廈門市兩岸交流協會與金馬地區兩岸交流協會雙方之代表,就加強廈門與金門民間交流合作事宜,于二○○一年三月二日在廈門市廈門賓館集賢廳舉行商談,雙方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達成以下之協議:一、共同認知:雙方一致認為: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雙方共同追求國家統一目標;按照直接雙向、互惠互利、循序漸進的精神,積極推動並加強雙方民間各項交流合作,以增進兩地人民之福祉。二、合作內容:爰依上述共同認知,雙方一致同意推動下列民間交流合作項目:(1)通商合作。雙方共同促進兩地間的貿易往來及有關的投資、促銷、展覽等經濟合作。(2)通郵合作。雙方共同促成廈門與金門之間的郵電(政)業務往來。(3)通航合作。雙方繼續推動在兩岸註冊的客貨船舶直接、雙向通航工作。(4)文教合作。雙方積極推動兩地文化、藝術、教育、體育、民俗等領域之交流與合作。廈門方面將為金門學生來福建學校就讀提供方便。(5)供水合作。雙方繼續推動泉州向金門供應為保障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所需之淡水工程。(6)探親、旅遊合作。雙方積極協助分居在兩地的金門居民返鄉尋根、謁祖、探親;協助兩地居民旅遊。(7)醫療合作。雙方積極為對方居民就醫提供方便;積極開展醫學、藥學之交流。(8)其它合作。除上述七個方面外,雙方認為適合的其它交流合作項目。三、合作形式:雙方各自設立或指定一專職機構協助有關方面處理各交流合作項目之聯繫及相關事務。同時,雙方同意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以便及時溝通情況,交流意見。四、進行方式:雙方在該協議正式簽署後,擇期就各交流合作項目舉行對口專業洽談。五、說明事項:本協議未盡之事宜,由雙方另行協商確定。本協議一式肆份,簡繁體各貳份,雙方執簡繁體協議書各一份。本協議自簽署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