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家扶中心日昨舉辦高中職生成長營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570

「有些事情,如果現在不做,將來就會後悔」,這是影片「練習曲」的台詞,更是家扶中心社工老師帶領一群想要挑戰自己、更想要認識金門的青少年,以單車環島方式來探索金門的原動力。
金門家扶中心日昨舉辦高中職生成長營『夯卡打車之探索金門認識自己』,由二位專業社工人員規劃設計及地區車隊協助帶領,讓受扶助的青少年進行為期一天半的單車環島行,為自己寫下一篇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更是專屬於金門孩子的『練習曲』。
金門家扶中心主任林玉真表示,這項活動由全家便利超商提供經費贊助,也特別感謝民宿主人(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耿駿、縣議員許華玉夫婦)的盛情招待,因為兩人不但提供民宿給參加的團員居住(僅酌收清潔費),還捐款贊助活動並招待豐富的早餐等,讓參加的孩子感覺很溫暖。
林玉真說,這項活動結合體驗教育課程及單車環島的活動構思,讓青少年藉由團隊互助及完成單車環島的具體經驗,開拓生命體認、提升自己的能力、察覺自我特質,進而達到自我認同與肯定,增強社會適應力。
林玉真提到,尤其青少年時期正值發展自我認同、尋求獨立自主的重要階段,為協助家扶受助家庭中之青少年在此階段能正向且順利發展,遠離生活電子產品形成的室內休閒活動,走出戶外,體驗且親近大自然,建立正當且健康的休閒活動,才特別規劃這次的活動。
在為期一天半的單車環島活動開始之初,邀請金門風火輪車隊好手吳太平及翁明海講解正確的騎乘姿勢、下坡及彎道雙腳如何擺置與放鬆以及因應地形妥善運用變速器,讓大家有一趟輕鬆且安全的單車行。首日的行程,一行人自金城車站出發→慈湖→雙鯉湖→寧中小→盤果路→金門城→前水頭。
並在寧中小及前水頭民宿等地,進行系列的體驗平面活動,幫助團隊彼此認識,凝聚團體動力。其中『青蛙王』~無聲的互動遊戲,每個成員自創一個動作,透過動作的傳遞,無聲無息中為團隊的陌生感加溫;『拋物記名』~協助每個人認識團隊成員的名字;『打擊魔鬼』的進行,採兩兩一組取包含隊友名字的隊名,緊張刺激的相互攻擊,催化團隊的合作氣氛。晚上在前水頭民宿進行『兵工廠』遊戲,這是強調溝通、信任與合作的活動,以角色分工(製造者、研發者、傳令兵)方式,讓各小組製造出一模一樣的兵器。
透過教育課程,讓成員實際體會溝通方式與技巧的重要,如何在一致的溝通平台上讓對方清楚自己所要傳達的訊息,並學習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與瑕疵。最後在團體分享時,社工員也引導成員進一步思考在與家人與同儕朋友的互動溝通上,是需要建立在對等的溝通平台上,才能形成良性溝通。
第二天的單車之旅,由前水頭出發,往金湖鎮方向首先挑戰了太武山連續的徒坡,並於榕園進行挑戰團隊合作默契的『找碴遊戲』,讓成員以變裝方式,分小組找出不同處,考驗觀察力與專注力,也進一步引導成員檢視自己有多久沒有仔細看看每天共同生活的家人,多一分關注給最親愛的家人們。
此次活動行程約為七十五公里,足跡遍佈四個鄉鎮(金城、金寧、金湖、金沙)。活動中每張原本酷酷的臉上展露了歡笑,從這些孩子們的身上也看到了努力不懈的堅持精神,縱使雙腳快要踩不動、想回家了,仍不放棄與團隊共同向前邁進。
林玉真表示,為了讓服務家庭及其成員透過自我覺察進一步自我增權,累積個人的內外在能量,並結合體驗學習以提升服務的專業。家扶中心在去年(九十六年)推派兩位社工員陳郁菁及傅媛蘭接受家扶基金會舉辦之『體驗學習引導員訓練』,完成各八十五小時的專業刻練課程,包含體驗學習理念與理論基礎;體驗學習活動引導技巧、方案設計;引導反思技巧演練;戶外體驗活動的風險管理等相關課程。並落實於家扶中心舉辦的各項活動方案設計與帶領、家扶基金會97年社工員第三階段在職訓練等三次的實習操作課程。讓體驗學習與社會工作實務達到結合與運用,具體展現社會服務的時代趨勢性及專業度之提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