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中白宮動工整修斥資近四千萬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403

 斥資近四千萬元整修的國立金門高中中正堂(白宮)昨天在縣長李炷烽主持下動工整修,預期年底前再展風華,整修竣工後能提供學校師生集會活動中心,也能做為地區藝文展演的處所,藉此提升地區的藝文活動水準,見證金門戰火興學史。
 興建於民國40年、並於92年被列為歷史建築的金門高中中正堂,由於年久失修,相當老舊,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議會同意補助新台幣3300多萬元進行修復。
 國立金門高中中正堂整修工程動土典禮於昨日上午十時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包括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金門高中校長蔡錦杉、金門高中校務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洪成發、家長會長黃金泉共同主持動土,學校秘書許維權與各處室主任等參加祝福。
 金門高中畢業的校友李炷烽縣長指出,走過近60年的歲月金門歷史建築的金門高中中正堂,昨日舉行動土施工典禮,做為校友一份子能夠參與其中覺得非常榮幸。金門高中大禮堂(白宮)有我們校友、同學難得一份記憶,它也是我們見證金門高中發展的歷史,當然更是金門高中地區發展成長一個指標,所以縣府承蒙縣議會的支持,能夠參與整修復建的工作,提供三千多萬元讓我們五十多年歷史的中正堂在一年後煥然一新,這是我們期待也是祝福的事。
李縣長說,在這動土興工典禮中,我們要謝謝大家的參與、謝謝議會的支持,也謝謝母校校長及各位籌辦的辛勞,這次承攬的廠商也是學校校友,期勉他承攬這項工作不要「漏氣」,因漏氣不僅有失廠商的信譽,可能損及學校校譽的績效及校友形象。最後祝動土興工順利,圓滿成功時大家一起回到新復修的中正堂來參加舉行慶祝典禮。
校長蔡錦杉指出,中正堂有近六十年歷史,尤以長期受到風雨侵蝕剝落,整個建築物有些老舊,這次承蒙府會同意撥款三千多萬元來整修,希望整修竣工後能提供學校師生集會活動中心,也能做為地區藝文展演的處所,藉此提升地區的藝文活動水準。蔡錦杉表示,中正堂興建時,胡璉親自從2公里外山前搬運石頭,構築周邊的圍牆,傳為校史上的佳話,見證金門在戰火中興學的歷史。
 金門高中校務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洪成發議員也感謝縣府、議會大力支持經費,尤其近年來中央補助經費較缺,縣府、縣議會的支持挹注經費展開整修復建的工作。
 據載,金門中學中正堂座落金城西門與下埔下之間的高地,創建於民國四十年十月,由當時陸軍工兵二十團第三營營長張才良施工、連長劉雲峰、陳懷立、廖光燕設計、王應嵐及徐甘泉繪圖暨全體官兵授命興建,鳩工建築時僅三月。時值胡璉將軍金門司令官,為培養金門軍民克難奮鬥的精神,躬身表率,從二公里外的山前村搬運石塊構築中正堂週邊的圍牆,傳為美談。
「中正堂」為三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結構三樓建築,主要用途做為禮堂集會用途,集會廳採拱形屋面,佔地三百餘坪,而禮堂前樓廳採西式建築風格,建築線條簡潔,全棟建築白色粉飾,平面配左右均衡對稱,展現協調、和諧的美感,是金門中學學生心中的「白宮」。而目前金門高中大門口的4柱3開間的牌坊-「金門中學」,則是1960年復校時,劉安祺任金門司令官所建置,與「白宮」共同成為金門高中的門面與地標建物。值得一提的是,集會空間的屋頂外觀為拱形屋面(vault),為了排熱加裝屋頂散熱口,這種做法在當年,是相當進步的建築技術,甚具價值。
 金門高中總務處表示,中正堂整修,除了保留原樣進行防漏、補強和設施改善外,後側將新建3層樓建築,做為展演準備空間、校史館、會議室等,總工程費為3978萬餘元,預定今年11月底完工啟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