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元宵花燈廈門泉州將跨海參展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562
字型大小:

 來鬧元宵囉!2009金門元宵燈會系列活動將於二月九日假浯江書院(金門朱子祠)舉行,此次不但有廈門、泉州的花燈跨海來參展,還有元宵花燈展、燈謎會、鑽燈腳、文化牛小提燈發放與展示昔日元宵燈會的老照片等多元活動,相信會喚起金門五六年級朋友的兒時記憶,屆時歡迎大小朋友踴躍到場參加。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元宵節系列活動包括有:開幕點燈儀式、元宵花燈展、燈謎會、鑽燈腳、文化牛小提燈發放、燈會老照片展、親子手工DIY、花車及提燈踩街遊行、廟宇祈福、風獅爺慶元宵(合作劇團)、小罐頭迎新春(社區劇場種子教師)等。
 今年的主題燈以「牛勁沖天」為主題,討喜的平安吉祥鴻運牛立於正中間,上頭頂了一個「春」字,旁邊並有兩頭可愛的卡通牛;花燈展覽則展出各界製作的大小花燈,並邀請廈門市及泉州市參展,廈門市提供代表廈門地標海滄大橋等的大型LED線條花燈,花燈的故鄉-泉州市則提供精緻傳統花燈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展覽期間從二月九日至二月十一日(農曆正月十五日至正月十七日)。
 文化局提到,金門縣誌記載:「沿街張燈結綵棚,三日夜始罷。」二月九日晚上六時三十分將有精彩的點燈儀式,並發放「文化牛」小提燈;觀賞花燈是元宵節的重要活動,有「鑽燈腳」的習俗,閩南語發音中的「燈」和「丁」同音,「鑽燈腳」就是元宵夜婦女朋友們穿梭於花燈之下,取其「添丁」的吉意,所以有「鑽燈腳,生男丁」的諺語,金門縣志記載:「人家宗祠懸燈籠,引新嫁娘從下穿過,曰鑽燈腳,謂能早生丁男。」歡迎民眾到現場體驗「鑽燈腳」的習俗。
 另外,金門縣志記載:「風雅之士,或作燈謎猜射,宏揚文化。」依循傳統在浯江書院舉辦燈謎會,讓各位鄉親動動腦,並備有精美的燈謎彩品。
 在浯江書院的教室裡還有親子手工DIY教學活動,現場開放民眾報名參加!金門縣志記載:「小兒剪竹楮為燈,人物花鳥酷肖。」配合傳統民俗,以容易取得的吸管取代竹楮,親自動手製作一個與眾不同的手工小牛飾品。
 金門縣志記載:「民間或作舞龍、舞獅遊藝,遊行街市,倍形熱鬧。」為了迎合民間元宵習俗,另舉辦後浦城元宵節花車及提燈踩街遊行活動,途經後浦著名廟宇,金門縣志亦記載:「各寺廟燒巨燭如椽,經月不熄」踩街活動掀起了春節喜慶活動之高潮,增添歡樂氣氛。
 花燈遊行隊伍有元宵花車、紅布條隊、鼓吹隊、舞獅隊、舞龍隊、管樂隊、化妝提燈隊、鼓號隊、旗幟隊等,遊行隊伍從金門古時四大書院之一的浯江書院出發,由珠浦北路經中正國小,左轉民國四十二年開闢的民權路,再左轉頂街(莒光路上段)經建於明鄭時代的內武廟,右轉新街(中興路南段),再右轉以紀念李光前將軍命名的光前路,經後浦浯島城隍廟,再經奉祀關帝聖君與韓王爺的外武廟(馬舍宮),左轉民權路,再左轉民國五十一年建的民族路,經南門天后宮及清朝光緒年間自泉州府迎回供奉的五嶽廟,左轉後浦大街(莒光路)經過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東門代天府及建於宋朝末年的靈濟古寺(觀音亭),於文化走廊右轉清朝金門鎮總兵署,經文厝內至金城公車站左轉至供奉玄天上帝的北鎮廟等,感受清朝以來的政經中心-後浦城的風情及熱忱的人情味。
 元宵節傳統活動尚有「聽香」的習俗,金門縣志記載:「或拈香僻巷,竊聽人語,以卜休咎,名曰聽香,蓋即古鏡聽遺意。」婦女朋友心中的疑問可藉由「聽香」尋求答案:首先在家中透過擲筊決定「聽香」的方向,以此方向前行所聽到的第一句話帶回家請示佛祖,再以此句話解讀推得答案。雖然民國六十年代以後,此習俗已不再流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可試試!
 另外,在二月十日將由合作劇團擔綱演出「風獅爺慶元宵」兒童劇,以手偶及人偶風獅爺與小朋友歡渡元宵節,並舉行有獎徵答,贈送時下最夯的團圓熊貓花燈,在劇裡面稱為「安安」的風獅爺,位於金門安岐聚落,高度達385公分,是金門最高的風獅爺。
 合作劇團以兒童戲劇製作原則並結合地方文史資料,促使其故事化、小說化、劇本化,活化文史資料,並結合文史工作者參與劇本撰寫,協助社區居民組織劇團及場景佈置與工作能力。二月十一日則推出由社區劇場種子教師指導的「小罐頭迎新春」兒童劇。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