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原水處理合格率逾98%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386

金門各水庫的集水區同時也是生活及農牧區,水源並不符合取用標準,但自來水廠把惡化的原水處理之後,合格率已經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金門自來水廠認為這是得之不易的成果;但若要讓水質的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還是得要仰賴大陸供水,較能同時滿足金門地區對水量與水質的需求。
金門自來水廠廠長翁自保表示,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金門各水庫的集水區,同時也是生活及農牧區,不像台北的翡翠水庫或其他大型水庫,能有受到保育管制及森林涵養之廣大集水區。
目前金門地區所有湖庫水源水質並不符環保規定的水源水質標準,但為了居民用水,不得已仍必須取用做為自來水的水源。
自來水廠所採用的傳統淨水單元(金東地區為榮湖淨水場和太湖淨水場,烈嶼地區為紅山淨水場),經過不斷改善淨水及供水管理之後,近年來經處理之後的自來水出水水質,受檢的合格率不斷提升,目前已將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不論是水源或是淨水,自來水廠仍會持續不斷地努力改善。
根據翁自保的說明,以目前金門地區的水源、水質現況,要讓出水水質提升到百之百符合飲用的合格率,除了在淨水管理要更加用心之外,還要增加高級處理程序,例如薄膜過濾;然而,高級處理的操作成本較高,原水的用量也比較浪費,以金門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需水量將會大增,但水源、水質的改善空間卻相當有限,如果能從大陸引進較優質水源,就可以一併解決水質及水量問題,這才是長久之道。
在大陸引水方面的努力上,金門自來水廠早在六年前就已經開始推動,並已陸續完成先期的規劃和評估及海域環境調查和地質鑽探;這六年間,還進行了相關資料的蒐集和引水計畫的提報,並與大陸方面進行供水協商。經過上述的努力後,只待中央政策確定之後,就可以進行細部設計和施工。等計畫定案後,後續的工作就在陸方原水引進後,施行淨水處理及供水配套設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