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吳龍山﹕將廣結善緣投入社服工作
「以前景氣好時,我們樂於行善,現在景氣不好時,我們更應勤於行善,為需要幫助的人,真正的雪中送炭」。獲總統馬英九親自接見的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吳龍山,十分珍惜這一份榮譽,他說,未來會繼續廣結善緣,投入社會服務的工作,盡個人一份力量。
吳龍山出生於金門縣烈嶼鄉濱海的小漁村羅厝,因其父遠赴福州謀生,他自十三歲起即扛起家計重擔,成年後曾遷台就業,在其秉持勤儉美德及量入為出之下,儲蓄了一筆創業基金。返金後,吳龍山在家鄉羅厝地區經營「海園餐廳」,以極具鄉土特色的菜色、及其薄利多銷經營理念,建立良好口碑,業績蒸蒸日上,成為小金門最大的餐廳。這幾年來,吳龍山的子媳吳國泰夫婦「接棒」後,吳龍山在行有餘力後,有更多的時間來參與社會的服務工作,也關懷自己的社區,擔任首屆羅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凝聚社區居民的情感,他不僅爭取經費來建設美化社區,辦理各項社區活動,也爭取小金門唯一的數位機會中心,提供居民學習現代科技的場所。吳龍山不僅熱心社區事務,也熱心地方的事務,出錢又出力,為地方盡一份力量。
吳龍山主動關懷照顧貧病孤苦鄉親及熱心推動兩岸人道救援的事蹟,經由財團法人金門愛心慈善事業基金會、烈嶼鄉公所推薦,當選金門好人好事代表後,再經由金門縣政府薦報,參加全國好人好事代表評選,以具體服務社會事蹟,從135位參選人中,榮膺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的殊榮,接受內政部的隆重表揚,並獲得總統馬英九、國民黨黨主席吳伯雄的接見嘉勉。
吳龍山視這一份榮譽為個人最大的榮耀,也感恩「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連續50年舉辦「中華民國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活動,表揚鼓勵各階層人物默默致力於公益的志工。
吳龍山夫婦恩愛,育有二子三女,已成家立業,各有事業的發展,子孫滿堂,幸福美滿。子女們也都相當支持父親做善事,這也是吳龍山無後顧之憂投入社會服務工作的原動力。吳龍山說,他能獲得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的殊榮,都是子女的支持。
吳龍山始終相信古訓所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也相信做好事有好報,常做好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尤其是現在經濟不景氣,吳龍山希望有能力者都能站出來幫助許多此時受到衝擊而需要幫助的人。
早年生活困苦,十三歲即承擔家計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吳龍山,最能體會窮苦人家生活艱難及無力教養子女的困境,為了讓鄉親貧困家庭子女享有無憂的童年,吳龍山自八十七年起即加入烈嶼慈幼關懷協會及佛教慈濟基金會濟貧扶弱的慈善工作,每年持續捐助善款並定期參與慰訪弱勢、急難家庭等關懷活動,迄今計有千餘人次受惠。除了濟助貧困外,吳龍山對社會福利團體及公益慈善社團的支持亦不遺餘力,自九十二年起,陸續捐款贊助金門愛心基金會、紅十字會金門縣支會及金門縣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會務發展暨活動經費,並積極參與推動會務工作;自八十三年起參加金門家扶中心寒冬送暖活動關懷弱勢家庭兒童,迄今未曾間斷;於每年三節協同金門愛心團隊慰問小組前往大同之家慰問安養老人及單親寄養兒童;出錢出力協助烈嶼慈幼關懷協會辦理春節慈幼愛心後送四漢小學、愛心送暖等活動二十餘次;捐助四川賑災新台幣六萬元等,愛心事蹟不勝枚舉。
除濟助貧困外,吳龍山關愛生命、見義勇為的英勇事蹟至今仍為鄉親津津樂道;九十一年四月一日烈嶼「金裕祥」漁船夜間出海作業,因引擎起火氣爆,船長及漁工倉促跳海逃生,吳龍山得知後立即主動洽請樺祺船隻成功施救;因一名船員下落不明,吳龍山立即發動羅厝所有漁民投入搜救行列,終於在晚間十點多尋獲該員遺體,其發揮守望相助,捨己救人的精神深受鄰里敬佩。
吳龍山也隨著財團法人金門愛心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和基金會以及金門紅十字會夥伴共同推動公益慈善事業及兩岸人道關懷事務,深受社會肯定;此外,他並積極協助廈門、晉江、漳州、安海、石獅等地離散失聯57載之多位同胞成功協尋親友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