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籍俊彥薛承泰入閣出任政務委員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專訪報導。
點閱率:450

「馬團隊」又有一位成員入閣,這位新內閣閣員是道地金門人。總統府發布總統令,任命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長、台大社會系教授的縣籍俊彥薛承泰為行政院政務委員,主管社會福利,並自2月16日起生效;對薛承泰能夠學而優則仕,晉身馬內閣唯一金門籍閣員,也是金門人第一個入閣者,鄉親們津津樂道,與有榮焉。
薛承泰民國45年出生於金門,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博士,曾任台灣人口學會常務理事、台北市社會局局長、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等職。現任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行政院將借重薛承泰社會學系方面的專長去規劃社會福利制度。
薛承泰在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曾任社會局長,深獲馬總統信任,一般將薛視為馬團隊成員之一。總統大選時,薛承泰加入馬蕭競選總部政策組,撰寫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府方人士指出,薛除了具有馬團隊色彩,也與行政院長劉兆玄頗有淵源,「算是馬劉共同的人」。
少小離鄉!祖籍金門珠山的薛承泰,三歲童稚時因戰亂流離隨家人撤遷至台灣,並因從此在台定居,成長過程中,「故鄉金門」對薛承泰而言,四十年來一直只是長輩談論中的一個幻影,直迄近年來因工作關係,得有機會重回故鄉懷抱,找回塵封心靈深處的兒時記憶。
提及當年被馬英九力邀出掌台北社會局長到實際走馬上任,前後只有一星期的時間,薛承泰曾接受本報鄉訊版訪問,他指出,當時根本來不及思考,心裡暗忖如果真有時間思考,他還不一定會去,因為「整個人被綁住」,代價太高,當時他已在學界累積相當資歷,從個人生涯規劃角度言,當官實在沒太大的必要。
當年薛承泰正要跨入五十歲,他心想「我還能做什麼?」也許過了五十歲想要做什麼時,不一定有這樣的體力,經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薛承泰就這樣接了台北市社會局長職位,成為馬團隊中唯一一位金門籍的局處首長。
基於與馬團隊這段因緣際會,各界對他此次躋身閣員並不意外。
薛承泰致力為社會弱勢謀福祉的工作領域中,結合理論與實務為一。他每天需面對並要處理解決家庭的問題、社會現象等等議題。他認為,解決人的問題難度高,不像一般硬體建設,只要能籌到錢,妥適設計並順利完成即可,如修條馬路、建座橋皆是如此。
但人的問題並不那麼簡單,例如有位窮人你要讓他脫貧並不簡單,薛承泰說,會成為低收入戶的窮人,因素非常多,有可能是因為個人因素,如學歷不夠、專長不足等等,也可能他連一點脫貧的鬥志都沒有,更有可能是大環境經濟不景氣,原本工作好好的,一下子突然被解雇。
薛承泰指出,成為窮人的因素多種,有結構性的大環境因素,有個人的因素,更有可能是家庭因素,像家庭人口負擔過多,或是有長期疾病患者拖累等,不一而足,並非窮人來要什麼就給什麼,還是要依法行政,但如何在人的溝通上能夠求圓融而不再增加問題,這是很重要的。
薛承泰曾出版專書「十年教改為誰築夢」等,發表期刊論文包括「台灣地區單親戶之貧窮」、「台灣地區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臺灣『頂客族』的形成與特質」,「台灣地區單親戶的變遷、「一九九O年代台灣地區單人戶的特性-兼論老人單人戶之貧窮」、「台灣地區貧窮女性化現象之探討」等。
非學術審查之期刊論文則有「外籍家事勞工聘僱與管理現況之問題」、「台灣地區兒童之困境:單親生活與貧窮的趨勢」,「2030年的台灣│少子化的挑戰」、「家庭變遷與社會救助政策」、「高齡化社會與台北市老人福利措施」、「社會救助法第四條的影響與修正建議」等等。
薛承泰曾撰寫有關小三通影響人口的學術著作,除研究人口,他還主張用GIS系統(GPS全球定位儀器搭配人口統計),作為社福政策決策的依據。他研究報告還涵蓋「金門地區人口特質與福利需求之研究」,金門縣政府委託之研究案,以及多篇專書論文、會議論文。
當下金門正在兩岸之間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也為自身延續歷史意義。薛承泰認為,金門的永續經營做為奮鬥目標,當以爭取基本民生建設、提昇人民素質為先,並在兩岸之間打造以文化為主的形象。在未來的十年,金門一定會變,而這個改變不論在「地貌」還是「人心」,都將超過三十餘年砲彈的摧殘,不可不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