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新任校長就職演說全文

發布日期:
記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雲林報導。
點閱率:519
  楊永斌:理論與實務互為表裡 人文與科技相得益彰

楊永斌:理論與實務互為表裡 人文與科技相得益彰

「我們每個人都有故鄉,永斌有幸而生於金門,而金門的鄉情特別令人動容,那種濃郁之情,其醇度猶勝金門陳高,讓在外遊子無時無刻不感覺到他的存在」,金門籍學者楊永斌(見圖,楊樹清攝)昨接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發表就職演說,知性申述治校理念、願景外,面對一百多位自各地到場祝賀的金門鄉親,也不忘感性表達對孕育他的金門故鄉的感情與感謝。
演說情境令人動容。以「理論與實務互為表裡,人文與科技相得益彰」為基礎,楊永斌就職雲科大校長演說全文如下:
呂次長、林次長和校長、許前縣長、魏前主委、蘇縣長、李縣長、李副縣長、楊副縣長、林前立委、許前立委、楊前國大代表、中部辦公室林主任、友校的校長和代表、本校校友會代表、中華工程教育學會汪理事長及代表、雲林金門兩地的縣府同仁、地區首長、及鄉親代表、雲科大和台大兩校的同仁、各界代表、董楊宗親會、各位至親好友、各位家長、各位同學、各位嘉賓:
本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在前兩任校長張文雄和林聰明博士的卓越領導、全體教職員生的共同努力、以及地區父老鄉親的鼎力支持下,在短短的十八年裡,已經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在國內外均享有極高的聲譽。延續過去的辦學主軸,未來我們將秉持下述辦學理念:
理論與實務互為表裡
人文與科技相得益彰
過去二、三十年來,由於資訊時代的來臨,科技進步的腳步相形加快,資訊的流通無遠弗屆,以致於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其連動關係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激烈。是以經濟的景氣問題,東西方如出一轍,榮枯與共,任何一個地區都難以置身度外。
未來如何維持經濟的永續發展,同時又能兼顧能源、生態、環境等資源的平衡,已經成了全人類共同關心的課題。大學身處世界科技前沿,理當能夠深切感受其脈動,並將相關問題反映到教學與研究內涵之中。
面對國內外日益激烈的競爭,社會人力結構的持續改變,以及地球村多元文化的需求,我們的努力方向包括:
一、結合理論實務,以提升教學效果。
二、發揮學校特色,以追求學術卓越。
三、加強產學合作,以帶動產業發展。
四、擴大學術交流,以縉身國際社群。
雲科大未來仍將秉持教學與研究並重,本職與服務兼顧,但是將特別著重產學合作、創新設計、以及國際合作等面向。歡迎所有關心、疼惜雲科大的朋友、校友和家長們,能夠隨時提供寶貴建言,使雲科大能精益求精、再創高峰,成為一所具備負責性和世界知名度的科技大學。
永斌來自金門鄉下,雖然過去的工作在台北,但是從來沒有忘記小時候父兄的教導,就是做人要誠懇、做事要務實,不要存有任何僥倖的心理,今天,當全球都陷入景氣寒冬之際,各國政府都在尋求拯救經濟的良方,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能夠幫政府甚麼忙呢?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一回的全球經濟風暴,實際上是一種富人病,是來自於人類的過度貪枉、來自於一些重大銀行、跨國企業領導人的虛浮造假、貪得無厭,是以入不敷出、信用破產,連帶讓各國相關企業落入困境。
從整個世界看來,台灣不是個顯眼的地方,從整個台灣看來,雲林也不是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在這個學校裡,也許我們再怎麼努力,也不一定能對國家當前的困境,產生立竿見影之效。但是,在這個交通相對不便的地方,我們也不宜妄自菲薄,因為遠離塵囂,我們反而能夠靜思,能夠培養人才、培養務實、肯幹、有誠信、不存僥倖的人才,讓他們成為社會未來的中堅骨幹,這大概就是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所說「禮失求諸野」的涵意吧。
過去半年,永斌因為休假之故,大半的時間都在國外,在此,我首先要感謝學校的同仁,沒有你們的無私胸懷,我這個台北人是不可能有機會來此服務的。當然,從你們的支持中,我也可以體會大家的期許,你們需要的不僅是一個校長,而且是一個有能力解決問題,能夠把雲科大帶到更高層次的領導者。這樣的任務莊嚴神聖,永斌將會謹記在心。
事實上,我和雲林或雲科大並不是沒有淵源的,2003年時雲林縣政府和台大工學院、雲科大、虎尾科大等三校簽訂「一府三校」的合作協定,我就是台大的代表者,未來我們應可考慮在這個框架之下,再邀請地區產業一起參加,共同來推動一些有利地區發展的方案。
我們每個人都有故鄉,永斌有幸而生於金門,而金門的鄉情特別令人動容,那種濃郁之情,其醇度猶勝金門陳高,讓在外遊子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它的存在。大學校長交接典禮在台灣應是司空見慣之事,但是能有百來位鄉親搭機前來觀禮,則是相當罕見。照我手中的名單看來,金門縣政府及各鄉鎮公所今天是不容易辦公了。李縣長,謝謝你們。
最後,要藉此感謝所有的長輩和嘉賓,在百忙之中,兼程前來參加此一交接典禮,這樣的一份盛情,永斌永遠會銘記在心,感謝你們,敬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