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個月八名心肌梗塞患者後送
飲食西化、缺乏運動、生活不正常,以老年人為好發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九十八年迄今不到兩個月時間共有八位民眾因急性心肌梗塞等症狀被緊急後送台灣治療,較去年度總人數多兩例,比例相當之高。署立金門醫院內科主任傅仰賢呼籲民眾,三高患者、年長抽菸者、賢臟病、糖尿病等高風險族群務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若有胸悶、喘等異常情形請儘速就醫,以免發生危險。
心血管疾病是冬天常見的疾病,一不小心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以及生命危險。過去好發年齡落在五十歲以上族群,近年來伴隨飲食西化,缺乏運動以及生活不正常等因素造成該疾病有年輕化趨勢。
而根據署立金門醫院統計,九十八年迄今,金門地區有八位民眾因為急性心肌梗塞等因素被緊急後送台灣治療,較去年度整年度六例高出兩例,比例之高,民眾不可輕忽。
而至於心肌梗塞有什麼症狀,又什麼人是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署立金門醫院內科主任傅仰賢指出,傳統以大於五十歲之族群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族群,不過近年有年輕化趨勢。
而心肌梗塞的臨床症狀包括,胸悶、胸痛,並且經醫師抽血檢查心臟酵素或心電圖變化異常,以上敘述有兩項症狀者,即可判定為心肌梗塞。
不過,在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糖尿病患者卻出現非典型症狀,一般常遇到肚子痛似腸胃炎等情況,但一經檢查才發現為心肌梗塞,故以上兩種族群患者更要特別小心留意。
傅仰賢主任也表示,目前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而言,最好的治療方式為儘快疏通心導管,一般醫學上常將發生狀況後的六小時內視為黃金治療時期,但事實上隨時都有危險。尤其金門地區情況特殊,因為缺乏心臟科醫師以及心導管室,故無法在地治療,必須緊急安排醫療救護直昇機將患者後送到台北榮總治療,以致於今年度八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在診斷發現異常後緊急後送榮總進一步處理。
傅仰賢也說,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傳統因子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年紀大、抽菸、肥胖;特殊疾病包括腎臟疾病、糖尿病、家族遺傳等高風險群患者,比一般人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傅仰賢也表示,近期有一位年長阿嬤,因為胸悶伴隨冒汗,上午到醫院看門診,經過抽血檢查發現心臟酵素值異常,但是心電圖檢側值並無異常,經醫生建議至加護病房觀察,傍晚時心電圖卻發生異常變化,於晚間緊急協調後送台北治療。另外,有位小金門民眾因為喘不停而掛急診,轉到署立金門醫院院本部經X光片檢查有肺積水現象,再進行抽血檢查發現心臟酵素值及心電圖檢測值均異常,診斷為心肌梗塞合併肺積水,晚間緊急後送台灣治療。
另外,年節期間有位患有高血壓患者,爬山後發現胸悶等不適,在山下稍做休息後無異狀返家休息,一覺醒來仍覺不對勁,馬上到署立醫院急診就醫,經檢查發現心電圖及心臟酵素值異常,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馬上緊急後送榮總治療。
傅仰賢也表示,心肌梗塞常會併發心律不整、休克等症狀均十分危險,故呼籲民眾平日做好體重控制,注意血壓、血糖以及血脂肪值,定期健康檢查,飲食落實高纖、低鹽、低糖等原則,並配合足量且適宜的運動,以防成為三高患者,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署立金門醫院目前每週一週三有心臟科門診,建議民眾可至門診詳細檢查有無異狀做好預防工作。而傅仰賢醫師也表示,今年度醫院將引進六十四切的電腦斷層,可以做心臟血管攝影,並有效顯示血管阻塞值,未來將可以造福許多高危險患者,事先經由篩檢落實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