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國土規劃中央應以當地民意為取向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綜合報導。
點閱率:489
  縣長李炷烽(左一)昨出席在台北召開的「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北區分區會議」為金門發聲,會後並與連江等縣市首長合影。(圖片由連江縣政府提供)

縣長李炷烽(左一)昨出席在台北召開的「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北區分區會議」為金門發聲,會後並與連江等縣市首長合影。(圖片由連江縣政府提供)

為金門發聲!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在台北召開「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分區會議」中,大聲疾呼中央在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不能「從台北觀點來看金門」,並針對離島金馬資源及環境、區位特性、當地民意取向、交通環境、風土人文等面向進行全方位規劃,以貼近本土、符合在地人需求。
 由經建會副主委黃萬翔主持這項「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分區會議」,昨下午一時三十分在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金門縣長李炷烽、建設局長李增財專程到場參加,與會包括馬祖縣長陳雪生、基隆市、台北縣市、宜蘭縣、連江縣均派代表參加,多位學者專家與會討論。
會中先聽取經建會未來對「北區國土」的初步規劃,主要議題包括台北縣市合併升格,以及金、馬、澎依離島高度的「同質性」成立離島的「跨島策略聯盟」。李縣長參加經建會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分區會議,於會中與馬祖縣長陳雪生力倡中央應給離島更多空間、維持縣級體制及金馬差異化發展。
 李縣長在會議中建議中央規劃時應顧慮到幾個面向,首先是區位特性,他指出,台灣地區分為本島及離島,就離島而言,澎湖、金門、連江等三個縣市其所在區位及特性又大不相同,建議中央不能從台北觀點來看金門,應去除中心邊陲之思考去做規劃,以符合本地人需求。
 其次,在資源及環境面,鑑於每個縣市的資源及環境有所不同,做資源分配時應避免同質性過高,造成相互競爭,降低整體對外的競爭力。李縣長建議中央在資源分配應顧及離島生態旅遊需求,以航空票價而言,其成本太高,佔旅遊經費百分之四十,嚴重影響金門休閒旅遊推動。
 尤其,每年進入霧季時期,由於天候不佳,加上金門航空設備不足,導致旅客「無機可乘」,苦不堪言,民怨沸騰,李縣長指出,離島對台灣之交通均以飛機為主,旅遊時交通費用佔團費之六、七成,除非有特殊誘因,否則到離島旅遊之意願有限,交通政策應配合地理區位進行改善。
  李縣長要求中央應有配套措施,首要即航空交通設施改善、以及票價合理;另應考量金廈共同生活圈發展,可望中央簡化手續以吸引陸客上門觀光。李縣長同時也建議,國土規劃應以當地民意取向為主,他指出,過往國土政策擬定,往往與民眾取向不一致,建議進行策略規劃時可考量地方民意取向。
 在風土人文面,李縣長表示,各離島之風土民情大不相同,建議考量特殊且獨特之項目,進行深化及風貌維持,塑造各離島之獨特性。同時以本地特色地景進行規劃,例如軍事資源設施、成立國家級軍事園區、軍事博物館、軍事體驗營等等,發展具地方特色觀光。
 李縣長希望中央根據以上之資源與特性面向進行全國資源配置之規劃,以符合全國整體規劃之原則與目的,有利各區域之發展與全國競爭力之提昇,避免相互比較及中心-邊陲思維之缺陷削弱整體競爭力。李縣長主張獲與會人員肯定,認為金門、馬祖都是台灣很重要的區塊,一為閩南文化重鎮、一為閩北文化資產,中央應力保有金馬的現有架構,並積極提升其政治層級,才能充分發揮其影響力及區域特性。
 經建會國土空間策略計畫,係以全臺灣地區及金門、馬祖為規劃範圍。配合未來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土地、水、天然資源等的分配及管理預作規劃,使人口、產業及公共設施在空間上達到適當的配置,這是一項目標性、政策性的長期發展綱要計畫。
  國土空間策略計畫,所要達成的總目標是在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的前提下,促進國土的合理利用,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並兼顧生產環境的需要。生態環境的維護--整合保育觀念於開發過程中,合理有效利用資源,使自然資源永續發展。生產環境的建設--配合國際化、自由化及高科技化,調整產業區位。生活環境的改善--建設臺灣為高品質的生活環境,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並調和城鄉發展。

回頁首